第381章(1 / 2)

怎么可能,大周国地大物博,森林大山不计其数,怎么可能烧得完?

作为「过来人」的纪月知道现代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无常,就是因为人类的先辈不知道维护环境,肆意砍伐捕杀,导致的结果。

下意思的,纪月就想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尽量保护环境。

“我们大周国虽然大山森林不少,我们的砖厂可不止这一个,往后不说每个县一个砖厂,至少每个州一个砖厂,这么多砖厂,迟早有一天要把树木砍伐完。”

魏瑾墨想了想那个画面,全国山下,没有一棵树,那岂不是和北疆那些地方一样了吗?

“外甥女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不知道舅舅是否听过一种石头,乌金石。”

“乌金石?”

“对,通体黢黑,且黑的发亮。乌金石可做燃料,且燃烧的时间比木柴久,用来烧窑最好不过。”

“你说的这个乌金石,我听人提起过,在汉中地区有人就用乌金石当燃料。”

“我们可以派人打量寻找开采乌金石,有了乌金石我们的成本也会降低不少。”

只要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魏瑾墨还是愿意去做的,不然底下那些人,闲的没事,瞎闹腾。

“行这件事我记下了,会安排人去寻找。”

腊月二十这天,第一批砖出窑。

纪月看着出窑的,成色都很不错,敲击发出的声音脆响。

照着这个样子,四十二扇窑门,轮着烧。

每天都有烧好的砖出窑,也有泥坯比送进窑门。

砂石场和砖厂有条不紊的的生产着。

砖厂和砂石场这边,户部专门派了两个人来管账呢。

这是纪月要求的,这是和朝廷共同的生意,虽然皇帝舅舅不会跟她计较什么。

朝中有些大臣,可就不好说了。

将财务交给朝廷的人,相信有皇帝舅舅在,他们也不敢搞什么幺蛾子,她还落得个轻松。

有空了,过去转一圈,指导一下工作,岂不是很好?

砂石场和砖厂步入正轨后,她的重心落在养生馆上。

现在天冷了,京城靠北方些,冬天比较冷。

就喜欢喝点热汤,而养生馆推出的各种药膳补汤,很是得他们的喜欢。

外面虽然寒风刺骨,但也不会影响养生馆的生意。

有些怕冷不想出门的,也会派家里的小厮来养生馆订餐,然后打包回家吃。

订餐打包,还是纪月根据现代的快餐形式制定的。

所以,其他酒楼因为天气的原因,生意逐渐下降,而养生馆却能一直保持每天营业额达到一两万两的业绩。

最差的时候,也差不多一万七八。

这在京城,那可是独一份的,哪怕京城最大酒楼,醉香楼都比不过。

越接近年关,吃饭的人少了。

不像现代,年关的时候订餐吃饭的人最多,公司团拜会,家庭团圆饭,亲戚朋友小聚会,生意好到爆。

在古代,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准备在家过年,很少有人出来外面吃的。

就想着一家人在家团团圆圆的吃顿饭。

为此纪月有些发愁,不出来吃,她就挣不到钱啊。

最后纪月脑袋皮都快抠破了,让她想到一个办法。

上门服务……

制定一个价格表,一桌按照菜品的精致程度定价,低等的一桌六百六十六两;

中等的八百八十八两一桌,高等的九百九十九两一桌。

外加师傅上门的服务费八十两,不管是哪个等级的订餐,都是八十两银子的出门服务费。

第221章 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