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现在什么时辰?”
“鸡鸣四更天,咱们起来收拾一下,早些等着。”
纪年生火烧水,二月接近三月,早上还是有些冷。
晚上三个人挤一挤,勉强能睡着。
起来后就不行了,屋外冷风吹来,有些受不住。
用热水洗洗,感觉会好些。
纪月将纪日摇醒,小家伙还记着要去县城,这么早起也不闹,乖乖起来,洗脸。
收拾好后,纪月去了窝棚后面,不一会儿背着一个背篓出来,里面是剩下的三只竹鼠。
纪年诧异,“你什么时候带回来的?”
“昨天给村长爷爷他们的时候,想着早上太早天太黑看不清,就一起拿回来了。”
纪年接过背篓,背在背上。
兄妹三人朝着村长家走去,窝棚里纪春生依旧睡得跟头死猪一样。
到村长家的时候,两老人已经起来,村长媳妇在厨房摊饼子。
见到三人,一人手里塞了两个饼子,“热乎的,快吃,路上好几个时辰,别饿坏了。”
纪日看着糙米面做的饼子,咽了咽口水。
纪年有些犹豫,村长爷爷同意带他们去县城,已经对他们够好了,怎还能吃他们家的东西。
“哥吃吧。记住村长爷爷和大奶奶对我们的好。”
村长走进厨房,“枉你虚长丫头几岁,还没丫头通透。”
村长家的恩情,他纪年记下了。
吃过饼,村长媳妇又给装了一些,老少四人才赶着牛车出村。
一路上,兄妹三人都很兴奋,村长让他们再睡会儿,都说不累,伸着脖子四周看,哪怕四周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没走多久,天渐渐亮了,能看见的距离更远了。
这次出行,对纪年和纪日来说是第一次,从小他们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村旁的运河边。
和村里没有多少分别的景色,对于他们来说,都很新奇。
路边树上发的新枝,一朵野花,一只小鸟,都能成为他们的话题。
纪月静静地看着兄弟俩兴奋的模样,脸上带着甜甜的笑。
初升的暖阳,迸射出柔和的金光,照在纪月脸上,晃得村长眼睛都花了。
有其母必有其女啊!这孩子以后绝不甘于在乡下一生。
再看向另外两个,纪年沉稳敦厚,纪日年纪小还看不出,不过有这样的哥哥姐姐护着长大,今后必定不凡。
三个时辰后,牛车终于抵达县城。
村长带着他们排队,一盏茶后轮到他们,一番检查后,村长交了四个人的入城费,才得以放行。
不论大小,一人两个铜板,不交不给进。
三小只都没出过门,不知道这一出,六个铜板都由村长出。
“村长爷爷,一会儿卖了竹鼠,我把入城费补给您。”
“少整那些虚的,这都中午了,能不能卖掉还不知道呢。”
纪日不服气的道:“肯定能……”
纪年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
村长也不跟他计较,“我一会儿去县衙,你们去卖竹鼠,卖完了在纪氏杂货铺等我。”
说完,怕几个倒霉孩子,卖不出去饿肚子,将包袱里的饼子拿了几个出来给他们,这才赶着牛车去了县衙。
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三小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操作。
两个本地土著没出过门,一个移民来的,完全不懂这边的套路。
“站在这里也不是办法,要不咱们去找找看有没有农贸市场?”
“什么是农贸市场?”纪日问出口,一脸求解释。
纪年也同样的表情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