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看的带劲的人纷纷指责纪月。
纪月嗤笑一声,“榜首?就着?李锦铭?他也配?”
“哎!你这人怎么回事?见不得人得榜首也不能这样诋毁人吧?”
“这李锦铭盗窃别人答卷,这样的人也配当榜首?别玷污了文人这个词。”
有人觉得不对劲,“姑娘这里面时不时有什么误会?”
“误会?李锦铭今年多大?有认识他的人吗?”
人群里有人答道,“我跟他是一个学院的,李锦铭今年二十有一。”
“这位公子你好,那请问你认识他的字迹吗?”
“我和他不是很熟,对他自己也陌生。”
“那好,就算大家不认识他的字迹,也能看出不同吧,这答卷上的字迹青涩工整,像一个握笔多年写出来的字吗?”
众人这才仔细看答卷上的字迹。
第121章 聚众闹事
答卷上的字迹像是初学写字者,一笔一划按照临摹贴照搬的一般,且笔锋稚嫩。根本不像出自一个从小识文断字之人。
围观的人好多都是蜀州城内的本地人,对李锦铭也是认识的。
他是知州的嫡长子,长得玉树临风,温润如玉一般的人。
学识也是好的,在州学院深得夫子们的喜爱。
没想到这样的人会干出这种事来。
“会不会误会了?弄错了呢?”
知州家的嫡长子,什么样的身份?能干出这种事?名声不要了?
很多人都只见过或者没有见过李锦铭,真正知道他为人的人很少。
都认为他不可能做出这种有损名声的事,围观的人吵吵闹闹,要求去贡院问清缘由。
纪月也想知道这里面的问题。
不过贡院的监考官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有那样一个妹妹的人,秉性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毕竟蛇鼠一窝,一个窝里出来的能好?
不过看到这么多人被浅显外表迷惑,纪月也想看看最终李家会怎样收场。
一个李婷婷,现在还有个李锦铭。
呵!这李家啊!
贡院里,几个批阅答卷的监考官也得到了消息,正急得团团转。
这要是在平时他们都还没那么着急,今年乡试正好大督主的义子来了蜀州。
这位的手段可不比大督主仁慈,这要是让他知道有人冒名顶替榜首,那位爷发怒,他们可承受不起。
“纪日的答卷是我批阅的,说实话当时看到答卷忽略那稚嫩的字迹,真的很难想象那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写出来的东西。”
“我也看了,纪家湾的事我也听人说过,因为偏僻没有流传出来。如今被这小孩以这样的方式写出来,这要是传到上面去,这小子就在上面挂了名号,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对啊,还是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虽说这些治旱灾的法子不是他想出来的,但是你们看到后面的那些总结了吗?太深刻了。”
“对啊,也不知道是哪个挨千刀的,这样毁一个孩子的前程。”
几人在这里愤愤不平的谴责偷换答卷的人。
在角落不起眼的位置上,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听到这话时眼神闪烁了一下,低头看手中的书。
在考场中和纪日坐对面的考官恰好注意到了他的不对劲,按下心中的疑惑,打算下来再找他。
“不好了,不好了。”
“怎么了?”
“外面来了好多人。”
几位监考官对视一眼走了出去。
贡院门口挤了不少人,但大多数都是来看热闹的。
纪月和王天佑还有赵院长站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