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1 / 1)

她记得有一种页岩砖,在现代才才五六毛一块,也没这么麻烦。

第二天,纪月沉浸在玩泥巴中。

纪年和纪春生很是奇怪,不过她总是搞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也就没放在心上。

页岩不缺,背靠大山,还找不到吗?

就是烧砖用的窑有些麻烦。

开始不知道能不能烧制成,简单搭了一个土窑。

和泥,打胚,晒胚,烧制。

忙活了几天,终于第一批页岩砖烧好了。

橙黄色的砖,一拍发出清脆的声响。

成了!

砖有了,河沙,水泥这些都得有。

河沙倒是好找,河里一捞就是,水泥倒是难了些。

不过也被纪月找到了,芦苇丛里,有些多年的淤泥,捞起来晒干,怕粘性不好,又在里面加了些糯米粉。

等纪月将这些建筑材料摆在王天佑面前时,傻眼了。

他真想撬开这丫头的脑袋看看,里面是怎么长的,这些东西都能捣鼓出来?

姑娘们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做做女工,学习琴棋书画吗?

这完全不搭边啊!

“妹妹,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些发扬出去?”

不说别的,就这板砖,绝对受欢迎。

“以后再说吧,现在先把咱们的店铺建起来再说。”

将她画好的图纸,给了王天佑。

“按照这个样子建。”

这个时代的房子,因为是木头建筑,二楼中间高,四周低,采光不好。

纪月采用了古今风格,用板砖做建筑主体,木头做辅助,窗户大,采光好。

第84章 粮食减产

想到这,纪月看了看她家修建了一年多的竹屋。

“到时候多烧制两万匹砖,我要。”

“没问题!”

“你等等!”纪月回房,找了一块布,从储物袋里拿出金银,算着差不多有一万两,才罢手。

“这是前期投资,应该有一万两。”

“你哪来的?”

纪家什么情况,他不是不知道,这一包的金银,别说纪家,就是他一次也拿不出啊。

“我师父留给我的。”

师父的名头真好用。

好吧!

王天佑不深问了,拿了配方和图纸,王天佑转身就跑。

纪月眨巴眼,以前来,哪次不到天黑才走?

有了钱,就能开展,这是他第一个自己独立的生意,他自然积极。

时间悄然而过,天色依然炎热,热的人心浮气躁。

因为早上凉快些,好干活,纪月把授课时间改在晚饭后,大家一起坐在大榕树下,就当乘凉了。

早上,她花两个时辰,整理村民们送来的草药。

现在草药的品种多了,村民的腰包鼓了,纪月的腰包也鼓了。

兜里有钱,田里的庄稼收成不好,也没怎么影响。

因为天气的原因,今年的水稻提前了大半个月成熟。

以前一亩地能收六百多斤稻谷,今年灌浆的时候缺水,导致粮食减产,只有往年一半的收成。

好一些的能收到往年三分之二。

纪家的到还好,和以往差不多,一亩地有六百多斤的收成。

两亩地收了一千多斤,可把纪春生乐坏了。

出门就被人夸奖,整天都乐呵呵的。

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遭了旱灾,凤阳县靠着运河,又有水车,至少还有四五成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