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2)

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做外用,没多大影响。

且好多妇女,从小到老,孩子生的多,生了又没好好坐月子,每人或重或轻都有风湿。

有些年纪大的,手脚因为风湿变了形。

纪月没在村里耽搁多长时间,回到家药水已经准备好。

纪年给纪月舀了半桶水出来,他则去村里找纪日回来。

家里有个洗澡桶,是纪春生专门做好给纪月泡澡用的。

找了件外套,将药水倒进浴桶里,人坐进去后将浴桶盖的严严实实。

就跟蒸桑拿一样,热乎乎的,等热气没那么重了,才开始洗。

纪年给纪日洗了,又给自己洗完,纪月才从房间里出来。

收拾好自己,纪月开始洗箬叶,烧红烧肉。

用热水泡了两个时辰的糯米,已经泡开,纪月开始包粽子。

咸味儿的,红糖红枣的,还有咸鸭蛋黄的,每一种包了一些。

家里吃些,村长家,学堂的张夫子,五味斋的少东家,这些相熟的人多少也要送些。

这一算下来,三种口味包了差不多百来个。

纪春生回来时已经煮好一锅了,第二锅马上下锅。

“闺女,咱们现在靠着运河为生,这端午节时不时也该祭拜一下河神啊?”

对啊,她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划龙舟,祭祀屈原不就是为了祭拜河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吗?

“当然要祭拜,粽子已经好了一部分,咸鸭蛋早上煮的多,还剩下不少,我这就去准备。”

拿上祭祀用的香烛和贡品,纪春生带着两个儿子去了河边。

其实纪月也想去看看,可在这里有规矩,女的不能参加祭祀活动。

只好在家看火。

小半个时辰后,最后一锅粽子好了,祭祀的三父子也回来了。

过节鸡鸭少不了,咸鸭蛋,粽子,一个端午就这么过了。

吃过午饭,纪月让纪日和纪年去给学堂的张夫子和五味斋送粽子,而她去了村长家。

去到村长家纪月才知道他们的两个儿子都回来了。

上午去的时候都没听说,下午怎么都回来了?

村长媳妇一见到纪月,拉着她走到一个身着烟青色长袍,长相儒雅的男子跟前。

“月丫头,快来见过你和平叔。”

纪月打量男子,男子也在打量纪月。

“和平叔……”

男子十七八岁,是村长和他媳妇的老来子,三十岁了才生下这么个幺儿。

上头有哥哥姐姐护着,家里条件也比一般家庭好,可以说从小就被宠着大的。

村长家家教好,就算都宠着这个小儿子,人家也没长歪。

不但没有长歪,还很会读书,是村里唯一一个秀才老爷,而且还是十七岁的秀才。

比镇里张夫子都强,张夫子二十好几了才考上个秀才,然后考到四十多才上举人,还想考,奈何岁数大了,精力不够,这才回到镇里开了学堂教书育人。

纪和平学习还可以,听村长媳妇说,学院的夫子让他明年秋天参加乡试,若是过了乡试就是举人,十八岁的举人在整个凤阳县都难找。

“你就是纪月吧?常听大哥提起你。”

纪月瞄了眼纪有根。

“我可没说你的坏话。”

“这是不打自招吗?”

纪有根的媳妇端着一盘水果从厨房出来,“纪月,快来吃水果。”

纪有根拿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递给纪月,“快尝尝,今天早上在集市上看到卖的就买了些,可新鲜了。”

别以为给我好东西吃,我就不计较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