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遗憾地耷拉下眉眼。半截身子缩回建筑里,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自己是这里年纪最小的居民,大概是其她人不好意思到自己这里借粮,村长才会孤身一人开着车前来。不过一般的断粮问题通常也不用冒着夜晚的危险前来,希望不会是什么坏消息。
绿树镇虽然叫做绿树镇,但也只是一个野望。整个绿树镇论人口还没有一个普通的村子大。
整个绿树镇如今只有六十七口人。不是六十七户,就是六十七个人,镇里的人口常年都不过百。这么点人分布在三万平方千米的荒地里,平日里也甚少串门,往来一趟也甚是不容易。
萧奶奶这个村长也是大家共同推举出来的,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认证,也没有什么额外的补贴。不过是因为萧奶奶在这六十七口人里属于社恐程度最轻的那个。
至少她还愿意出门!
芥末猜测着对方的来意,从橱柜里取出一袋尚未开封的大米。
精美的真空包装里只有两斤大米,想来已经足够应付一时。怀揣着这袋大米,芥末脚步沉重地往楼下挪。
这几天风沙弥漫光照不好,芥末没舍得使用建筑里的电梯,自个腿儿着下了盘旋楼梯。
盘旋楼梯的楼梯间和各个楼层之间都有单独的带锁门板,只有一楼常年上锁,二楼也只有在雨季才会上锁。
穿行于自己的家,像是穿行于戒备森严的层层监狱,一路重复着开门、关门的动作直到一楼。
一楼空旷得好似一个大型停车场,也确实被芥末当做停车场使用。
一楼的房间不管是地面还是墙壁都抹着厚实的水泥。这里没有什么生活的痕迹,只有几件大型的器物和一辆属于芥末的小皮卡。
三月份的一楼有几分阴凉,主要还是因为这几天没有什么阳光。若是在夏天,这个停车场热得和蒸笼没有多大区别。
芥末一路磨磨蹭蹭下到一楼,中间又往自己怀里扒拉了几件可能会需要的东西,磨蹭到停车场中央的时候,沉闷的门铃声也响彻整栋建筑。
门铃声虽然不尖锐,但小喇叭遍布建筑的每一个角落,保证让建筑里的居住者不管此时身处哪个偏僻角落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芥末不得不改变原本拖沓的脚步,争取速战速决。
停车场的大门上有三根实木做的横木。这种东西倒不是为了防盗,而是为了防备雨季的洪水冲击大门。
绿树镇留不住水,雨季时却又每每遭遇洪水侵蚀。正常的汛期都能淹到一楼,比较艰难的年岁还能淹到三楼。若是突然降临的暴雨,洪水有可能顷刻淹没建筑,让人来不及关门,所以芥末习惯于常年上锁下方的门窗。
说起来,这是一个没有政府补贴就存活不下来的镇子,每年的资源耗费,数万倍于它的产出。即使是这样,历任女王陛下也从未放弃治理这里。
网络的隐匿论坛常年都在偷偷讨论这里是否隐藏着特别的秘密,然而真相总是扑朔迷离,从政府,到军团,到王庭,甚至到巫殿,不仅没有一方提出削减开支,甚至每年的预算都在攀升。
三百年过去了,政府在这里建设了整整一千个造型各异但都格外坚固的碉堡建筑,碉堡里也已经有了六十七个常驻人口。
现任女王欣慰于这个数字。补给队送来的东西在女王陛下和巫殿的重点关注下从未缺斤少两。大量的预算投入这个无底洞,这让绿树镇在网络上显得十分神秘。
毕竟绿树镇与其它的贫瘠之地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天气恶劣,飞机难以驶入这片天灾区域,运输的车队有时候会遭遇各种极端天气,这里的信号又不稳定,补给队有时候难免要晚些时日。
这种事也没法苛求。补给队每年都要轮换。来过的队伍终身不用再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