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哑的气音从干裂的唇间溢出,瞳孔颤抖着触及康熙的面容。胤礽竟硬生生地撑起了半边身子,青白的手指死死攥住康熙的衣袖,涣散的目光艰难地扫视四周:“护......驾......”
强撑着一口气确认殿内并无刺客,康熙安然无恙后,胤礽绷紧的身子才渐渐松缓。他嘴唇微颤似要说什么,却终是无力地阖上眼帘,整个人便如断了线的木偶般栽倒在康熙怀里,眼见着便要再次陷入昏睡。
御医们立刻围上前来,趁着这片刻的清醒施救。张静堂迅速为胤礽施针,而后手指不停,为他推拿心口、按压穴位。助手则将嗅盐放在胤礽鼻下,刺激他的神志。
早已备好的老参汤被捧了上来,康熙亲自小心翼翼地托起胤礽的后颈,将温热的参汤一勺勺喂入。参汤的醇香在殿内弥漫,每喂一勺,康熙便轻轻按抚胤礽的脖颈,助其吞咽。
“再来一口,保成......”康熙的声音轻柔却坚定。
胤礽的喉结微微滚动,苍白的唇边溢出些许汤药,但大部分终是咽了下去。他的眼皮轻轻颤动,在众人屏息凝神的注视下,终于缓缓睁开。
这一次,他的目光终于不再涣散,而是带着几分清明,虚弱却真实地望向了守在榻前的康熙。
“皇......阿玛......”
这一声呼唤虽轻,却让整个西暖阁为之一静。康熙紧紧握住儿子的手,感受着那微弱的温度,连日来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
窗外,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照进了沉寂月余的殿宇。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万寿节,康熙皇帝宣布禅位。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廿八日,禅位大典,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宣诏受贺,新皇登基,年号“雍正”。
雍正年间,雍正帝胤禛励精图治,与诚亲王胤祉、皇五弟胤祺、皇七弟胤祐、皇八弟胤禩、皇十弟胤?、皇十二弟胤祹、皇十三弟胤祥、皇十四弟胤禵一起,兄弟同心,互为倚仗,各守其位,共护社稷,九龙拱卫,共创大清盛世。
(4、3、5、7、8、10、12、13、14。)
康熙朝的大阿哥胤禔,自认罪那年起,便奉皇命永镇边关。这位曾经少年英武的皇长子,如今总是披甲执锐冲锋在前,仿佛在刻意寻求着某种解脱。直到血染铠甲,战马哀鸣,他仍以长刀拄地,身躯如山岳般屹立不倒。朔风吹动他染血的战袍,那双渐渐失去神采的眼睛,却始终固执地望向紫禁城的方向。
雍正二十七年,雍正帝嫡次子爱新觉罗·弘曜年满二十岁,雍正帝禅位,弘曜登基,年号“绍乾”。
(绍,承绍其志的绍;乾,昭乾盛世的乾。)
第42章 番外:天幕观影 + 平行世界(7)
禅位后的康熙,带着身体慢慢好转的胤礽,在神医张静堂的随行下,踏上了游历山河的旅程。
初春的江南,烟雨朦胧。运河两岸的垂柳抽出嫩芽,桃花灼灼,映着青瓦白墙,宛如一幅水墨丹青。
胤礽已无需人搀扶,一袭素袍立于画舫船头,任微风拂动衣袂。他伸手接住飘落的桃花,苍白的指尖终于染上了几分血色。
“二哥!”
胤禟的声音从岸上传来。这位九阿哥不知第几次“偶遇”他们的行程,此刻正抱着一坛新酿的桃花醉,笑得眉眼弯弯。他身后跟着几个侍卫,手里还提着几包刚出炉的糕点,显然是早有准备。
康熙无奈摇头,却见保成唇角微扬,朝岸上伸出手。胤禟立刻跃上船板,险些打翻怀中的酒坛,惹得张静堂连连皱眉。
“小九儿笑起来真好看。”胤礽轻声道,语气里却带着久违的鲜活。
画舫顺流而下,两岸青山如黛,远处村落炊烟袅袅,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