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与诸位兄弟携手同心,激发众人潜能、凝聚百家之力,各司其职,勤勉奉公。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整个朝廷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大清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之相。
昭乾五年,夏。
夜幕笼罩着紫禁城,宫殿内透出几缕昏黄的烛光。乾清宫西暖阁,胤礽高坐在御案后,以手撑着额头,正在闭目养神。他的眼窝下有些青黑,面色凝重而疲惫。插着孔雀翎的急务奏章就放在手边,灾情奏报里触目惊心的文字和数据,如同利爪,一下下抓扯着皇帝的心。
老四胤禛、十三胤祥和十四胤禵应急召匆匆赶来,他们的脚步很快,却不约而同地尽量压低了声响,以免吵到疲惫的二哥。
紧接着,众位大臣也鱼贯而入,只是也纷纷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被深夜急招的担忧。
胤礽闻声,睁开了眼睛,他的双眼有着血丝,眼底藏着疲惫,哑着声音说道:
“山东、河南两地,大旱叠加蝗灾,农田绝收,饥民百万。朕急召你们前来,想要集思广益,看如何度过这个难关。
第25章 即将被废的皇太子胤礽 25
房间内一时间议论纷纷,一道道决策被制定并优化,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斟酌。等到全部商定完毕,时间已经到了丑时(凌晨1点)。
胤礽下令“所议事项,五鼓时分(凌晨3-5点)必须发往通政司,确保地方当日能够接收到。......众位先退下吧。老四和十三留一下。”
待众位大臣退下之后,胤礽对胤禛和胤祥叮嘱道:“华北地区近四年来有三年都发生了旱灾,且今次更加严重。赈灾只是权宜之计,朕欲从根源解决问题。此次赈灾,你们要多加留意,之后需要你二人担起重任。”
他看向胤禛:“你且负责户部之事,大力推广抗旱高产作物。朕已命人寻来那耐旱的甘薯、玉米、马铃薯良种,你要确保这些良种能分发到每一户有需要的百姓手中,还要教导他们种植之法。”
他又看向胤祥,目光中满是期许:“还有十三弟,老七最近忙着改进大炮,工部那边你帮着盯一下。朕要看到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在各处兴建起来,沟渠、水坝,这些能将水源留存、疏导之物,一个都不能少。朕希望用不了多久,这干涸的土地能再次被水润泽。”
胤禛和胤祥躬身领命。
自己非要跟过来的十四胤禵连忙说道:“皇上,还有我,我呢?”
胤礽叹气笑道:“本想过两天找你谈谈。沿海倭寇盛行,关于海禁的事情,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当然是打啊!!怎么能自己禁自己?!又不是打不过!”
十三瞪了他一眼,十四赶紧闭嘴。
胤禛站出来向胤礽行礼告退,带着十三,拎着十四,匆匆走了。
兄弟走后,胤礽轻轻舒了口气,缓缓地靠在了御座之上。
十四不满地跟十三抱怨:“倭寇猖獗,就是因为没有被打痛打怕!你看两年前,准噶尔部派兵妄图控制哈密,被我这个抚远大将军,直接就给镇压了,还活捉了他们的首领策妄阿拉布坦。”
策妄阿拉布坦是噶尔丹的侄子,在噶尔丹兵败自杀后,成为了准噶尔部的新领袖。
十三忍不住怼他:“大败准噶尔部的大功臣,是二哥给你的火器,你的功劳只占一小半儿。”
胤禛看着自己的十四弟,真羡慕他总是精神抖擞,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
“倭寇的事情可以改天再商议。皇上今天已经很累了,我有些担心。”
闻言,十四不说话了,脸上也不禁浮现出担忧之色。
两年前,昭乾三年,准噶尔部在暗中加强了军备,尤其是在通过邻国获得了火器技术之后,野心迅速膨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