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烦,自己并不善骑射,怎么会眼馋他俩儿的武扳指?!那必然是不能够啊哼!!

十三反应快了一步,瞬间就冲向皇阿玛和太子,护驾去了。

谁曾想十三的位置刚一空出,从后方就斜刺出了一名刺客,抬手刺向胤禛的后背。十四正好跟四哥面对面,见状立刻抬脚,踹飞了这个敢对四哥动手的家伙。回头就看到自家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四哥,正把切肉用的解食刀扎进了另一名刺客的脖子。十四不理解,十四大为震惊。十四跟四哥互为犄角,边防守边向上首转移。

篝火映照下,喊杀声与金属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刀剑相交,火花四溅。

刺客们身手矫健,招招致命,显然经过精心的策划与训练。但武士表演的位置距离御座足有三丈远(大约10米)。这三丈的距离,就是天堑。

刺客们虽然勇猛,但终究寡不敌众,最终被侍卫们一一制服。

露天营帐内的交战已经停止,但仍能隐约听到营帐外的兵戈交击声。这一刻,究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皇帝仍坐在御座上,神色凝重,目光如炬,虽惊不乱。

康熙先确认了太子的状态,见他毫发无伤,精神尚好,才放心转过头,环视四周。

老十三正在喘着粗气,跟侍卫们混在一起。

老四和老十四离得不远,兄弟俩儿看起来也没事儿。

老五还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口中喃喃自语,显得精神恍惚,神思不属。

老八长身玉立,静静的站在对面,正目光冷冷地看着自己,不闪不避。

老九、老十不知道从哪里拿的刀,正持刀站在老八身后,一脸的桀骜。

皇帝嗤笑了一声,声音冷漠地对身后软倒在地的良妃说:“看看,看看你甘愿抗旨,也要不择手段生出来的好儿子。贤德良善、人人称赞的‘八佛爷’啊!许诺可以‘八旗共治天下’的仁慈之君啧!”

良妃已经抖得说不出话来,眼里的泪水让她看不清远处儿子的脸。她的儿子,她的好儿子,从小乖巧听话,向来与人为善,温润如玉,光风霁月,孝敬长辈,有爱兄弟。为什么啊!这是为什么啊!

营帐外的兵戈之声,终于渐渐停息。

几位将领大步走入营帐,铠甲上还带着厮杀后的血迹。将领们单膝跪地,声音低沉而有力:“启禀皇上,营帐外的乱军已被平息,贼首尽数伏诛,余党悉数擒拿。”

话音落下,营帐内一片死寂。

八皇子胤禩看向这几位将领正黄旗护军统领阿喇纳(满)、喀尔喀亲王策棱(蒙)、汉军旗参领年羹尧(汉)、步军统领隆科多(佟国维之子)很好,自己的每一个队伍里,都有皇阿玛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制衡之术”。果然不是自己区区一个“八佛爷”费尽心思威逼利诱、哄骗拉拢能够比拟的啊。

胤禩终于失去了全部力气,瘫坐在了地上,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九皇子胤禟、十皇子胤?看着面前瘫坐在地的八哥,双双扔掉了手里的刀,盘膝坐在了八哥两边。

银白的月光,朦胧了血色,康熙五十一年这场惊心动魄的中秋夜宴,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