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马齐的身子动了动,余光瞥向身侧的内大臣阿灵阿。阿灵阿喉头一滚,忽地伏地高呼:“臣等公议,八皇子胤禩贤德仁厚,众望所归!”话音未落,殿内此起彼伏的“附议”声如潮水漫涨,连佟国维、王鸿绪等老臣也颤巍巍叩首,九皇子、十皇子更是赶紧附和。

康熙的瞳孔倏地缩紧。

他看见八皇子胤禩垂首跪在角落,唇角却压着一丝弧度;看见案桌上马齐呈上来的联名举荐折子,密密麻麻的红印刺得人目眩;更看见这群人眼底的狂喜他们早将胤禩捧成了“八佛爷”,连蒙古王公进京都会去八贝勒府拜见。

“好一个‘贤德仁厚’,好一个‘众望所归’!”

康熙一颗一颗盘着佛珠,目光扫视过自己的诸多儿子。

老三胤祉......是个傻的,他天真地以为,除了老大和废太子,自己年龄最大、爵位最高,又惯会舞文弄墨、受文人追捧,便一直汲汲营营,东奔西走,还以为新太子之位非自己莫属。实际上,真正重视礼教的文士大儒,一直支持的都是嫡子正统;那些想要投机取巧的,也多被老八拉拢;留给老三自娱自乐的,只剩下些个喜欢春花秋月的酸儒。老三,唉......,还不如回府陪着他的侧福晋写写诗、作作画,或者陪着他的嫡福晋挑挑首饰、吵吵架。

老四胤禛......老四是个实心眼儿的。不急不躁,能干实事儿,从不争权夺利,实属清流。跟十三一样,是个好的。也不知道十三的腿调养的怎么样了,一会儿得记得再派人去送些赏赐。

老五胤祺......从小在皇太后宫中成长,远离生母家族影响,性格温和谦逊,并没有野心。嗯,有个不省心的弟弟老九,天天跟着老九收拾烂摊子,也是委屈他了。

十二胤祹倒是跟老五差不多,由苏麻喇姑抚养,不惹事不闹事,没有什么存在感。

老七胤祐......天生有足疾,导致行走不便,却又本性要强,从小吃了很多苦。但也正因为足疾,反而使他远离纷争,安分守己,敬顺小心,只专注于朕指派给他的具体事务,不喜争斗。

老八胤禩......

第11章 即将被废的皇太子胤礽 11

老八胤禩......从小就嘴甜,惯会装乖卖巧。老九胤禟、老十胤?只比他小两岁,却被他哄得跟两条哈巴狗儿似的。一个宠妃之子、一个贵妃之子,跟在一个辛者库罪奴的儿子身后,亦步亦趋,不知羞耻。老八私心太过,每每牺牲公家的利益,为自己谋取私利、攥取贤名;老九仗着母家的权势,与民争利,为老八提供资金钱财;老十出身显赫,却粗率无才,为老八吸引勋贵,提供庇护。这三人,口口声声宣扬“选贤与能”,处处暗指胤禩比保成更贤明,实际上则只能在局势占优的时候,通过贿赂、结党,操控舆论而已。啧...,区区几根墙头草,舆论如果有用的话,要兵权做什么?!

还有个十四胤禵,虽然低着头,眼珠子却在滴溜乱转,还自以为朕看不到。罢了,毕竟才刚刚成年,刚能够上殿议政,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让老四头疼去吧。

唉......一群不省心的东西!(老父亲心酸。)

唉......想保成了,不知道保成现在在做什么呢?有没有乖乖喝药、调理身子?

上首的皇帝沉默不语,皇帝指尖佛珠碰撞的声音,响在针落可闻的大殿里,响在众人的心上。

“你们是想要逼朕立老八,还是想要换个主子伺候?!”

惊雷般的怒喝落下,阿灵阿的额头死死贴着地面,汗珠涔涔落下。马齐只觉得心中的不妙预感应验,还放在御案上的联名举荐八皇子的折子,现在仿佛化作了自己的催命符。

“八阿哥胤禩,柔奸性成,少时即工心计,妄博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