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木匣子,里头一整套的金饰头面,就是古代贵女装饰的从头到脚的头面,金灿灿一匣子。
看来这个应该是婆婆的亲娘留下的嫁妆。
一个大信封,里头是大团结,十分有厚度,数了数,整整一千块。
还有一个信封,轻飘飘的,但里头是大件的票据,电视机、手表。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地契和房契,京市的,瞧着详细内容,就是他们在京市住的那个在宁兴巷的宅子。
这补偿可太重了,京市的房诶。
唐书汶现在有些好奇婆婆亲娘到底留了什么嫁妆下来,让自家婆婆一出手就这么大手笔。
全部看完了,唐书汶就把这些珍贵的东西全部收到空间内了,家底狠狠丰厚了一番。
唐书汶想着等随军去之前,得去京市先看看,不知道程红苗同志和唐书泽同志在京市适应的怎么样了。
第240章 好日子
腊月二十,虽然天气冻人,但日头很好,大好的日子,祁山大队整个都热闹了起来。
院子里,三服的亲戚都在忙碌着帮忙,杀鸡、杀鹅、杀猪、洗菜、切菜……每个人手里都有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因为食材太丰富了,为了结婚喜宴的鲜美、丰盛,一些肉类都是现杀现宰。
东北的冬天几乎是猫冬度过的,因为不劳作,所以这个时间段的社员们都是能喝稀的不吃稠的,躺着歇着保留体力就为了少吃些,谁家这个时候还吃荤腥,那是家里真有底蕴了。
祁连平家的喜宴办在这个时候,让来帮忙的亲戚都流口水,不仅是因为有荤腥,而是实在是太多肉了。
鸡肉要炖蘑菇,鹅肉铁锅炖,现宰的猪肉那是怎么做都是香的,杀猪菜往桌上一放,酒都得多喝,饭也得多吃几碗。
更别提还有那整条的鱼,成筐的鸡蛋,种类繁多的蔬菜,当然蔬菜在农家人眼中是最不值钱的,谁家都种菜,还是荤腥吸引人。
祁季远的婚事虽然没有在国营饭店举办,但今日掌勺的大厨却是请的坊市出了名好吃的国营饭店大厨,是楚进国卖了面子请的。
大厨带了三个徒弟一起来掌勺,一样一样的菜色都搭配起来,也听取了主人家的意见,一般的蔬菜里头也都切了肉片、肉丝等做配,多多少少都沾些荤腥。
东北菜分量大,结婚的时候数量也是成双成对的双数,为了让大家伙儿吃好喝好,祁家准备的是十四道菜。
今日杀了一头两百斤左右的猪,祁山大队养猪场大,猪也多,祁连平直接向大队买的。
今日的喜宴足有十四桌,每桌一道红烧肉、一道糖醋排骨、一道四喜丸子、一道锅包肉、酸菜猪下水白肉血肠,为了每桌一道炖肘子,不够的肘子又是额外去采买的,好在大厨的采购门路广,才凑齐另外的十只肘子。
单单纯猪肉的菜,这就有六道了。
整只鸡的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红烧鱼,又添了三道大菜。
下酒必备的炒花生米、凉拌猪耳朵木耳拉皮,十一道菜了
白菜肉片炖粉条,地三鲜,汤是豆腐鱼头汤,汤头炖得奶白奶白,一人都得喝两碗。
主食是管饱的纯白米饭、大葱猪肉馅的白面包子。
这喜宴的菜色,至少祁山大队的社员们没见过比这更好的,也是见识过这些后,再没人提起没去国营饭店,在乡下办喜宴的话了。
这菜色就算是去国营饭店都吃不上啊。
更别提还有包装的烟、瓶装的白酒,以及汽水、甜水了。
祁连平被不少长辈拉着说这喜宴办得漂亮。
这些是长辈在忙碌的事,祁季远一行人则是在八点准时出门去迎新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