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睡前的一段时间,祁季秀会留给写信,既然对方这么诚心,她也不能敷衍,人的往来都是相对的,真诚必须换真诚。

有祁连平和叶暮的到来,祁季远的婚事其实不需要唐书汶几人怎么费心了,所以她们的日子就按部就班起来。

细数着日子,一年左右就要恢复高考了,唐书汶想着得去搜罗一些书本、材料,空间里放一套,以后随时可以取用,现实中也得放一套,给祁季秀几人打个样。

理由也是现成的,祁连平、叶暮在滇城的事,唐书汶几人已经知晓,她调岗去个宣传部被那么多人眼热,那她就得拿出真才实学。

而真才实学是需要靠复习、广泛涉猎才能慢慢积累,日益壮大的。

所以她去淘些学习材料来,非常合理,至于其中为何夹杂了些跟宣传方面没什么大关系的书本,也能用话应对,只有肚子里有各种墨水,做好最充足的准备,才能应对各种场面。

有唐书汶这个卷王在前,祁季秀往往是第一个响应的,她自我攻略也很到位,既然要被调去京市了,京市跟潍县大大的差距,她也得更加充实自己,不能丢了叶家的脸面。

谁让祁季远、祁季秀、祁季惠的工作都是靠着叶家调岗的,就算不是叶家出面,也是叶家托了人情让别家进行操作。

祁季远跟祁季秀是政府单位里头的,他们两人都跟着唐书汶开始学习,加深自己的内涵。

祁季惠年纪大了些,也没事考上过高中,她以后的工作还是跟在潍县的时候一样,去的是京市的电厂,加之要准备人生大事,所以开溜了。

唐书汶还真没有把大姐考虑在内,就连弟弟唐书泽也是,都不是读书的料子,一开始有希望考上大学的,也就他们仨。

记得恢复高考第一年,好像是对年龄有所限制的,原则上是不超过25周岁,还要未婚;但如果是具备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学员、技术骨干或拥有特殊专长的考生,政策明确放宽年龄限制至30岁,且婚否不限。

所以唐书汶仨人都是符合要求的,这也是之前需要一份工作的缘故,有工作的人才算是技术骨干或是特殊专长,不然单单已婚这一点,就限制了唐书汶高考的路。

楚文文一直是祁家的常客,虽然还没结婚,但这状态已经跟婚后差别不大了,除了没在永顺巷过夜,也不对,过夜过了,只是睡觉的对象是唐书汶而已。

还有就是称呼上还是原先的伯父、伯母,可那亲热乎的劲,比一般婆媳都要亲厚了。

楚文文本来不想学习的,但读书的氛围太浓烈,她无法抗拒,为了不被排斥在外,那就只能打入内部。

祁季远学习了几天,总觉得有些违和和异样。

“是不是有消息松动?高考会恢复?”祁季远的猜测是真准啊,果然走对路线了,从政道路非常适合他。

唐书汶故作一脸懵,“高考会恢复也正常的吧,毕竟以前也是有高考的,现在平反的不少,高考取消后恢复也合乎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