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宵禁,但大理寺的马车挂着大理寺的牌子,一路在各坊门出入无阻,不多时,杜时笙便回到了永和坊的孙宅。
孙阿婆听到马车声,撑着伞出门来迎,见杜时笙从马车上下来,如释重负,口中直念着:“阿弥陀佛!”
杜时笙见车夫蓑衣上雨水成串落下,忙请他进屋喝茶,车夫摇头婉拒,扬鞭驾车而去。大理寺的牌子随着吱嘎之声,摇摆飘荡,似是风雨中一盏灯笼。
孙阿婆将杜时笙接进自己房内,忙烧了热水,要给她洗洗晦气。想起这她去大理寺之前还未吃晚饭,又念叨着要去厨房给杜时笙做热热的索饼吃。
杜时笙一边拿着热帕子擦脸,一边笑道:“干娘,儿又不是去受刑回来,瞧你惦记成这副样子。儿今日在大理寺,吃的是胡记的羊汤和胡饼,腹中仍旧饱着呢!”
“姑姑,大理寺竟这般大方?”小五儿听到胡记羊汤,眼中露出向往之意,凑上前来,不忘夸赞偶像魏修晏道,“定是魏郎君宅心仁厚,一视同仁!”
杜时笙听完,没忍住“扑哧”一笑。小五儿这追星追的倒是称职,到处给偶像贴金。
“阿笙,他们真的没有严刑拷打你?”孙阿婆仍旧有些不放心,拉着杜时笙的手仔细瞧着她。
杜时笙轻轻拍拍孙阿婆的手,将今日之事与他二人一五一十说了,又不忘嘱咐人命关天,且未结案,定不要外传才是。
孙阿婆和小五儿皆是十分震惊,没想到竟是一桩命案,自是吓得三魂丢了七魄。不过想着,既与杜时笙无甚直接关系,倒是也放下心来。
但想起,另外一事,孙阿婆面上现出十分气愤的模样,说道:“你们可知,我今日进坊门便遇见了谁?”
第29章 第二十八章魏郎君当真在与张二娘的甥……
“哼!那黑心胚子张二娘,颠倒是非,造谣生事!”孙阿婆啐了一口,骂道。
杜时笙问道:“干娘,为何如此说?”
“今日我进了坊门,秦阿婆便与我说,她四处说你犯了事,被大理寺官员押解走了!幸而秦阿婆与我要好,不信她的鬼话,可旁人信了可怎么办!明日我便找她理论去!”孙阿婆愤愤道。
杜时笙早已了解张二娘为人,并不着恼,只奇道:“我见魏郎君和黄郎君来坊中之时,只着便装,未着官服,张二娘知道有大理寺官员来此办案?”
“还不是因为她甥女心悦魏郎君!好似两家已结了亲一般,见到魏郎君便扑了上去。”小五儿在一旁忍不住道。
幸而,此次孙阿婆并
未训斥他。
“张二娘的甥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杜时笙有些好奇了。
她是如何有这种自信去制造与魏修晏的绯闻的!
“哼!”孙阿婆冷哼一声,开始讲起了张二娘家,“早先听说她家有个远房的阿姊,招了一个贫贱秀才做上门女婿,谁知那贫贱秀才有几分才学,中了进士,后来任了个什么“监察御史”的官职,我也不懂什么玉使,金史的。但见坊内的街使和武侯辅皆对她客客气气,张记米粮铺子便是短斤少两,米陈面糙,也有那么几家食肆铺子不得不在她那采购。想来是个大官吧!”
杜时笙点点头,寒门出身,做到监察御史,想来十分不易了。
“张二娘的侄女儿已二十有二了,早些年便一直在说亲。想来,她的甥女许是留意了魏郎君的模样了,不知何时,她便开始坊内说吹嘘甥女要与魏郎君说亲。一个监察御史,魏家就算再门庭衰微,又如何看得上她甥女?”小五儿补充道,对于偶像的事情,他从不需旁人代为介绍。
“可便是个大官又怎样,我们既未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却要受此诬陷,难不成因她家亲戚是大官便要忍气吞声吗?”孙阿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