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设立刻联系梁诚,他把自行车骑得飞起,来到了梁诚落脚的小院儿。

梁诚正在家里和林霜商量着下一步的帮扶计划,听到急切的敲门声,眉头微蹙,放出精神力,看到门外一脸焦急的周建设,微微一怔。

“看样子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我去看看。”

“嗯!“

林霜也‘看到了来人,点了头。

“老周,你怎么来了?”

梁诚打开门,看到周围有人出来看这边,立刻把人迎进了院子,错身时,低声问道。

“梁子,不好了!有人举报你们,调查组已经到了!”

“别慌,老周。我们行得正坐得端,没什么好怕的。”

梁诚挑了挑眉,没料到有人居然背刺他,他心中嗤笑对方的不自量力,还不忘安慰周建设。

两人没有迟疑,立刻开车跟着周建设回了县政府。

调查组的人显然是有备而来,一照面就要求查看粮食的来源凭证。

梁诚不慌不忙地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相关手续和证明。

当初林霜打算拿出粮食的时候,梁诚便提前做了准备,通过正规渠道给这批粮食过了明路。

“这些都是合法合规的手续,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帮助清水县的百姓修好水渠,解决温饱问题。”

梁诚也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坦荡道。

公社调查组的人仔细核对了所有资料,最后确认无误后,脸色都不好看。

都是带着目的而来,不达目的自然不肯罢休。

“梁同志,手续是没问题。不过嘛……这么大批粮食,总得有个说法……”

调查组长的主任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道。

周建设气得脸色都绿了,要说法?要什么说法?

他刚要开口,梁诚却轻轻按住了他的手臂。

“王主任,这是省里特批的救灾物资调拨单,清水县连年干旱,省里也是知道的。”

梁诚不急不缓的从怀里又掏出一份文件。

王主任接过文件,脸色变了变。

他没想到对方有后手,居然连省里的批文都准备好了。

就在这时,院外突然传来嘈杂声。

只见上百名村民自发聚集到了县政府门口,为梁诚撑腰。

调查组的人瞧着这阵仗,一个个都怂了,最后灰溜溜地离开了清水县。

而白兰花自然也没落得好处,因为诬告,被公社严肃处理,发配到最偏远的农场劳动改造去了。

晚上,林霜和梁诚坐在院子里,皎洁的月光照在两人身上,周身像是盖上了一层白纱。

“你说,人心怎么能这么坏呢?爱而不得就要毁掉!”

林霜轻声问。

“有善就有恶,不过……“

想到为他出头的村民们,他嘴角微微上扬。

“更多的人心里装着的是善良。”

第二天清晨,修渠工程比往日更加热火朝天。

村民们听说有人想害他们的恩人,一个个义愤填膺,化悲愤为动力,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连六七十岁的老人都主动来帮忙搬石头、递工具。

周建设站在高处,望着这感人的一幕,不禁热泪盈眶。

看着清水县的百姓们拧成一根绳,齐心协力地挖渠引水,周建设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梁子,你看,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他摘下眼镜,用衣袖擦了擦湿润的眼角,转身对身旁的梁诚说道。

梁诚望着工地上挥汗如雨的乡亲们,也不禁动容。

和平年代,大家所求的不过是吃饱喝足,过上丰衣足食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