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欠,那就一并欠着吧,等我上工开了薪水再还。对了,老三,你呢?怎么说?要是手里不宽裕,索性就一并和大海借了。他打猎还行,最近正好攒了几个,你只要记着还就成。”

何毛柱绝对是好哥哥,看看,自己借钱不算,连着刚认回来的弟弟都想着了,可你这当着方大海的面说这样的话……侄女婿比不上亲弟弟这个方大海确实心里有数,可好歹避着些不成吗?

方大海对何毛柱这会儿的精神状态,那是真牙疼。可偏偏当着蔡福来的面,还不能表示出来,不然岂不是赶人走?说自己不借?想想他听到的故事,这事儿他还真干不出来。毕竟他真不缺钱对吧。

“是啊,三叔,你若是手头紧,就从我这里先拿2块大洋走。好歹日子总要过下去,等着你寻到了合适的工作,就凭你读书识字这一条,将来就

不怕还不上。”

才认了亲哥哥,就有亲戚这样为他着想,信任他的能力,这对于蔡福来说,那真是比给多少钱都提劲。所以他很仗义的又暴露了一次家底。

“不用,我家里还藏着些家底呢,日子还能过。”

还藏着家底?娘哎,那蔡姨娘是女诸葛吗?还是学兵法出身的?人狡兔也就三窟,她呢?这是从40年开始就折腾上了吧!又是卖房子遮掩,又是另外置办房子,又是另外藏起家底……这,这,难怪蔡福来这样的年月,也敢玩27个月的守孝了,合着人那是不愁没钱过日子呀。

何毛柱显然也被蔡福来这一句话整的有点破防,眨巴了好几下眼睛,这才唏嘘的说道:

“你娘……本事人啊!可惜了。”

确实可惜了,这样的聪明人,若不是赶上这样的年月,那怎么的,也不至于将日子过得,连着自己都送了命。

“行吧,你自己既然能行,那我就不多嘴了。你先回去,等着我这边寻到了合适的媒婆,再去喊你。”

何毛柱一说媒婆,那蔡福来的脸就开始发红,只是再怎么羞的厉害,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临走还记得和方大海几个一一告辞,这礼貌的呀,方大海感觉和何毛柱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家人。

等着送走了何家兄弟,方大海回头就转进了西屋里头,看了一眼木着脸,叠着衣裳的方大江,嘱咐了一句:

“别摆脸子了,家里就咱们几个,你这是给谁看呢。赶紧的,将家里的粮食盘点盘点。我估摸着,有了这要捐的一出,咱们家这几日怕是少不了来借粮的。”

借粮?这个词一出,方大江哪里还顾得上缅怀身世,思念亲爹?满心满眼的都是:

“不是,怎么会?”

“怎么不会?院子里也不是没人来借过。”

只听刚才院子里的闲话就知道,确实,院子里已经有人朝着方家借粮了。为啥这样?因为方大海买粮食回来的时候,大家都看见了呀,知道他们存货够多。在手头不济的时候,寻到他家来救个急,自然顺理成章了。

当然了,这里头也不排除有想占便宜的,想着这会儿粮价高,先借了吃,等着便宜了再买粮还,能节省下不少银钱。

可方大海能说穿了?不能啊,他才来了多久,哪怕有何毛柱在这里当大辈,震慑些麻烦呢,也免不得被人欺生不是!

当然了,方大海这样好说话,那也有他的盘算,一来是想卖人情,想借着这个事儿让自家能更融入些;二来也是而营造个热心肠的人设,将来我党进城后,对着他这样的半截子自己人,你能保证不调查一二?到那时候,这借粮的事儿,多有说服力啊。当然还有最后一点,方大海是觉得这些人是真困难,在自己条件不错的情况下,愿意搭把手。

“可咱们就几个孩子啊!院子里的人不都挺要脸的嘛。”

方大海肚子里的盘算方大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