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老爷想着舒菡该定亲了,之前压着一半是老夫人不同意,一半是柳青山不同意。
但是眼看着快过年了,年节结束后舒菡就满十七岁,再不定亲就晚了。
所以舒老爷开始着人打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富贵与否不重要,人要有学问,最好是秀才举人什么的。
就这样打听着,还真让他知道了几户人家。
城里的举人就那么些,他都知道。不过秀才可不少,而且其中就有家境殷实的李家和孙家。
既然有两户人家,舒老爷难免就想对比一番,派人收集了些资料,他细细的看。
赵氏在一旁自然也是看见了,而且,她很是心仪李家。
上头写着,李家和京城里的高官有些亲戚关系,而且年纪刚弱冠,屋里没通房,为人洁身自好还是个秀才。
赵氏怎么看都觉得满意,她想了想,笑盈盈的道:
“老爷,灵儿年纪也不算小了,该定下一门亲事了。”
舒灵对外的年纪还未及笄,所以舒老爷不急。他摇摇头,
“灵儿的事可以先放一放。”
然而这句话在赵氏看来,那就是灵儿的婚事没有舒菡的重要。
赵氏立马觉得委屈起来,这些日子舒老爷明显对她们娘俩没那么上心了,就连灵儿的婚事都要排在舒菡的后头。
她这个想法着实是无道理,哪家儿女的婚事都是先大后小,没有越过大的,先管小的那个的道理。
赵氏被宠爱多年,且舒老爷家大业大,竟然连通房妾室都没有,自然是因着赵氏手段高明。
赵氏抽出帕子,刚放到脸颊上眼圈立马就红了,赵氏低头,开始无声哭泣起来。
舒老爷察觉到有些不对,抬头就见妻子在哭。舒老爷愣了愣,“这是怎么了?”
赵氏开始哭出声,在舒老爷过来低声再次询问时,她才哭哭啼啼委屈道:
“老爷,灵儿这些年没少受委屈,毕竟我是继母,虽说灵儿是嫡女,可是外人可不这么看。”
舒老爷皱眉,觉得她说的没有任何道理。正妻生的孩子就是嫡子和嫡女,从任何朝代都是这样论的。
赵氏不管,她继续说道:“这些年,我掏心掏肺的对菡儿好,就怕落了外人口舌,也是想让她们姐妹和睦相处,毕竟以后菡儿嫁出去了,也要靠娘家撑腰。
等临哥长大了,就是他撑着姐姐。”
提到临哥,舒老爷的表情明显松动了,毕竟是盼了十几年才盼来的儿子,且是以后继承舒家,传递香火的嫡子。
想到这,舒老爷的态度越发的松动,轻轻拍着赵氏的后背,以示安慰。
赵氏见状得了定心丸,接着方才的话题说:
“外面说什么我都不管,只想要女儿和儿子的婚事顺顺当当的。老爷,若是只给菡儿相看,而不管灵儿,那外人看来岂不是会更瞧不起灵儿?”
舒老爷闻言皱眉,“旁人怎么会这么说?”
赵氏哭的更厉害了,她素来知道舒老爷的软肋是什么,所以哭的梨花带雨,瞧着让人心疼。
“老爷,左右是两家人选,不若她们姐妹共同相看一番,如何?”
舒老爷见她哭的这么伤心,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来是这事。想了想,舒老爷道:
“行,我这就着人安排一番,不过对方的态度还不知晓,你莫要和两个孩子说,以免事情不成,她们多想。”
赵氏点头。
但是当晚,她就将舒灵叫来,吩咐了一番。
说完后,见舒灵面色不好,她想着到底孩子小有些怕。所以她温声安慰道:
“灵儿莫怕,到时候为娘陪着你一起。”
舒灵垂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