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好,一会也好办事。
想到这,太后吩咐宫人上了安王爱吃的西瓜,而后便关心起来。自从上次之后,母子俩也见了几次,但是太后总觉得安王是在敷衍。
太后见他心情好,所以笑着问道:“胤儿,可是有什么喜事?”
安王坐在椅子上,脊背挺直宛若一棵翠竹。他笑了笑,道:“边疆传了好消息,自然是高兴的。”
太后不信。
这消息已经传来好几日了,就算高兴也不能保持这么久。既然他不说,看来是别的好事。宫里的人都是人精,太后注视了一会儿子的脸。
俊俏如往昔,只不过眉眼明显更加的柔和了。所以她问道:
“是不是心里有合适的人选了?快和母后说说,是哪家的千金?”
这可是大事,之前她明里暗里的又催过几次,但是怕催的太紧他不高兴,这才作罢。太后想了,无论是他想娶哪家的姑娘,只要身份清白,家世都无所谓。
毕竟,他已经是皇家人了,对方身份再高贵,也不可能越过他去。
安王不知想到了什么,笑容更深了些,不过他没说这个话题,反而是问道:
“不知母后叫儿臣来,所谓何事?”
说起正事,太后一下回过神来。紫红色的手摆起一个兰花指,亲自拿起茶壶给安王斟茶,而后柔声道:
“也没什么,就是你皇叔对于南下赈灾的人选,有些别的想法。”
说完,太后觑着安王的神色,见他剑眉微蹙,清冽的声音道:“早朝时,便已经定好人了,陛下金口玉言,难不成还要收回成命?”
正当太后想回话的时候,就听得宫人报,摄政王来了。
安王坐立在那,身子稳如泰山。
摄政王高大的身影进来,安王没和他行礼,他也没生气,直接坐下,朗声道:“贤侄气色不错。”
安王嗤笑,垂着眸子不去看太后微红的脸颊,他道:“皇叔气色更好,想来是最近心想事成吧。”
太后的手指僵住,甚至怀疑昨晚摄政王在此留宿的事情,被安王知晓了。
摄政王没什么反应,他哈哈大笑几声,往日里俊朗的眉眼出现一丝褶皱,
“若是贤侄好,那皇叔会更好。”
接下来,俩人就像踢球一般,来回的用话语试探对方。
摄政王本来打算直接找小皇帝,可是小皇帝油盐不进,一副有事就去找我皇兄的模样。无法,他只能来找安王。
看来小皇帝大了,安王也开始越发的谨慎了。
摄政王眸子闪了闪,劝解道:“水灾一事,虽不足以为患,但还是要悉心对待,所以派个有经验的老人去正好。”
利州靠近河道,前一阵子雨水大,冲垮了附近的一处村庄。不过,还好当地知府是个良官,及时将村民转移,并且开仓赈粮。
为了显示君王关怀,小皇帝有意派个人过去看看,顺道拉去些银子填修大坝,给百姓重建家园。
这事,到哪个朝代都是肥差,所以安王连夜进宫和小皇帝敲定人选,就是怕摄政王横插一杠。
见安王低头不说话,摄政王在心底骂了一句,臭小子。不过,他面上不显,接着道:
“柳大人有经验,前些年,你还在常川战场时,柳大人还曾带着军需过去,你可记得?”
闻言,安王的面上一下就冷了下来。
摄政王和太后不明所以。
唇角的笑容淡了,安王不甚在意的哦了一声,“没印象,母后,儿臣告退。”
说完,也不理会太后的呼唤,直接抬腿走了。
太后急的站起来要叫人,摄政王拍拍她的手臂,笑道:“罢了,你别气坏了身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