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让不少人心生不满。

见皇帝对皇后纵容无度,他们不敢对陆时至直言相谏,却将矛头瞄准了太子。

随着太子一日一日大了,才将将上了两年学堂,朝中就有人提议,“启禀陛下,陛下膝下子嗣单薄,唯有太子一人,日后必定要承继大统,担万世太平之责,事关重大,臣以为万万不可长于妇人之手。”

朝堂之上,众位士大夫齐齐出列,拱手附和道:“微臣附议!”

陆时至对此倒并不意外,“诸位爱卿以为应该如何?”

见皇帝神色如常,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连忙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太子理应依例迁居文华殿,修习文武技艺、治国之策,才是正道。”

文华殿是太子在宫禁内的居所,太子迁居过去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前朝许多皇子公主才到了进学的年纪就迁往皇子所,只是如今宫里的皇嗣都出自中宫皇后,也就一直没人提起。

如今公卿们眼见着皇后与朝政牵涉颇深,陆时至自然是可以压制皇后的,可太子呢?

母子的情分在这,再朝夕相处多年,岂非被皇后轻易拿捏?

朝臣们实在是不放心。

陆时至的目光扫过神情凝重的众人,未置可否。

待下了朝,窦昭昭就收到了皇帝晚膳要来的消息,跟着一起来的,是今日前朝的争论。

向雨石微微躬身站在窦昭昭身侧,“陛下在朝上并未给出答复,约摸是要问过娘娘的意思。”

“问我?”窦昭昭嗤笑一声,“旧例在这,民意汹汹,本宫又能如何?”

“娘娘真要如了他们的愿吗?”念一眉头紧皱,“太子殿下才六岁,怎么能离了娘娘呢?”

“更何况,娘娘是皇后,慈爱皇嗣本就是合礼法的分内事,这些士大夫们,就是喜欢小题大做……”

窦昭昭止住了念一滔滔不绝的抱怨,月眉紧锁,“要说办法倒不是没有……”

念一闻言眼睛一亮,“太好了,娘娘求一求陛下,陛下一定会准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