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彦可怜兮兮地看着姜雨禾,却听见姜雨禾说“不行。”

“为什么,是因为我年纪比你大吗?”蒋小彦黯然道。

“不是年龄问题。我不收你为徒,但是可以指点下你的厨艺,相应的,你要留下饭馆打工,当然我会给你工资的。”收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听说蒋小彦背后是厨艺世家,一旦她收他为徒了,就得和他的家族扯上关系。上辈子她承了师傅的恩德,最后不得不陷入家族争斗中,没办法解脱。这辈子她不想和这些复杂的世家扯上关系。

不过蒋小彦这种为了突破厨艺瓶颈而舍弃面子的做法,却让她很欣赏,她在他身上看到厨师纯粹的热忱。她不是那种敝扫自珍的人,不介意指点一下他的厨艺,况且现在饭馆生意忙不过来,之前她一直想找个助理都找不到,现在有送上门来的厨师,况且厨艺十分不错,她舍不得放手。

本来已经失望的蒋小彦,想不到最后会峰回路转,顿时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了,“我……你……你真的……”

“当然,我们饭馆小,给你的工资不会多。”

“没关系!我可以不要工资,给我包食就行!”蒋小彦连忙道。没能拜师成功虽然有些遗憾,但总归是能得到她的指点了!钱什么的他也不缺,但刚刚吃到的美味饭盒,他很想继续吃!就算不包食,他可以掏钱买!

“我们这包午餐晚餐,你找到住的地方了吗?”姜雨禾看见蒋小彦还拿着行李,风尘仆仆的样子,猜到他一下船便过来了。

“还没呢,我一到亚市就过来了。”蒋小彦不好意思道。

姜雨禾给他推荐了几个旅馆,便让他安顿好再过来上班。

蒋小彦喜滋滋地离开了,先是去给家里人打了个电话,然后去找旅馆。

然而找旅馆的事情并不是很顺利。

“实在太多人了!”第二天,蒋小彦来到百味餐厅后说起自己昨天找旅馆的经历,“我一连跑了好几家,直到天黑才在隔壁镇找到一家空房,而且房间还很小!没有独立卫生间!”

“怎么会这么多人?现在是六月初,还没到暑假。”姜雨禾问。

“都是些‘闯海人’!我和他们聊了一下,有些是豫省的,有些是龚州的,都是过来找工作的!我还是有空去租房子住算了,那旅馆卫生太差,受不了!”

冯庆霞闻言嘀咕:“这少爷就是不一样啊。”她刚才看到了,今天他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上班,八成是嫌弃旅馆远了,自行车说买就买。

“海岛宣布成立经济特区才不到两个月,就有这么多人过来找工作了吗?”姜雨禾记得上辈子在纪录片看到的十万人才下海岛的壮观场面。在海市的人民公园东门附近还矗立着一块“闯海魂”纪念石头,上面镌刻着“船往天涯去,风从南海来”、“热岛洒汗血、成败皆英雄”等诗词,以此见证上世纪八十年代“十万人才下海岛”的激情和梦想。

除此之外,公园湖边还立着一面墙,墙上贴满各类自荐书、招聘等信息,后称人才墙、闯海墙。

姜雨禾生活的那个年代,这面墙和纪念石已经不存在了,它们只存在于数以万计“闯海人”的记忆中。

当年还有很多人呼吁重建纪念石、纪念墙,以缅怀海岛开发建设时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上辈子她没有机会亲眼目睹,如今她有幸重回这个年代,等哪天休假要去公园看看那盛况。

蒋小彦抱怨了几句,便翻篇了,心思都在今天的菜式上。“今天中午做什么菜?”

“蒲烧鳗、茴香小酥肉、干煸四季豆、芹菜炒香干、裙带菜口蘑肉片汤。”姜雨禾话音刚落,送菜的就来了。

“让我来搬!”蒋小彦越过刘向东,飞奔过去。

刘向东挑了挑眉,这少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