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好。”

万安寺,气氛凝重。

琉璃灯盏的光芒,将太后保养得宜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

“好大的胆子!”太后一掌拍在紫檀案几上,震得青玉茶盏“叮当”作响,“竟敢把主意打到哀家头上!”

自移居万安寺修行以来,太后素来以平和示人。

此刻却凤目圆睁,周身散发着久违的威仪。

殿内侍立的婢女们纷纷垂首,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此事非同小可,竟惊动的皇上,连夜赶往万安寺。

诚德帝侍立在侧,面色亦是沉肃。

太后深吸一口气,“皇儿,此事哀家自有主张。”

佛堂内,诚德帝躬身如松,玄色龙袍在琉璃灯下流转着暗纹。

他垂眸掩去眼底思绪,“母后息怒,儿子都听您的。”

当年先帝遇刺后,她能在血洗三司的同时,将各方势力安抚得滴水不漏。

如今既已触及逆鳞……

余光掠过佛龛上先帝灵位,他喉结几不可察地滚动。

那场刺杀不仅让父皇落下隐疾,更让堂堂天子在病榻上缠绵数载,英年早逝。

至于秦家……这些年笼络朝臣,结党营私,也是时候该动一动了。

第140章 归宁

一转眼,到了新妇顾溪归宁的日子。

平阳侯府一大早便洒扫干净,准备迎接这位新晋的秦家少夫人。

巳时刚过,一辆装饰华美的马车便停在了侯府门前。

顾溪在丫鬟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

她今日精心打扮过,一身正红色遍地金通袖袄裙,衬得肌肤胜雪,头上珠翠环绕,流苏轻摇,端的是一副雍容华贵、幸福美满的模样。

嘴角噙着得体的笑容,眼神里却透着倨傲。

秦氏领着一众女眷在二门处迎接。

寒暄过后,顾溪的目光扫过人群里那些低眉顺眼的姨娘和庶出的弟妹。

“母亲,”她声音温婉,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今日家宴,不如将几位姨娘和弟弟妹妹们都叫上吧?一家人,也热闹些。”

秦氏笑着答应:“还是溪儿想得周到。”

她就知道,父亲一定不会亏待她的溪儿。

于是,往日里连正经宴席都未必能上桌的姨娘庶子女,今日竟被这位往日高高在上的嫡小姐,叫来与主母同桌用饭。

席间,顾溪言笑晏晏,举手投足间皆是秦家少夫人的派头。

她状似无意地提起:“说起来,夫君的祖父与公公,近来颇受太子殿下器重。”

这话一出,桌上瞬间安静了几分。

那些姨娘庶子女们,看向顾溪的眼神顿时复杂起来,有探究有好奇,却无一人羡慕。

顾溪成婚当晚的事情闹那么大,大家都一清二楚。

顾溪嘴角的笑意加深了几分。

她认定这些人是羡慕嫉妒她。

她悠悠地继续说道,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太子殿下仁厚,对秦家十分看重。想来日后,咱们平阳侯府,也能得秦家多多提携呢。”

这话说的,就像她这一嫁,整个侯府都跟着鸡犬升天了一般。

顾锦年的目光淡淡扫过顾溪,落在她身侧的秦家宝。

他始终垂着眼,一言不发,与顾溪那恨不得将珠翠晃到人眼前的张扬姿态,倒成了这厅堂里最讽刺的对照。

顾锦年心中微动。

按理说,新婚夜闹成那样,顾溪在秦家的日子该是如履薄冰才是。

怎么今日瞧着,反倒气焰更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