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2 / 2)

最不怕的就是耗!难道没了夏家军,我大周就无人了吗?这仗就不能打了吗!”

晏和看似倒向了主和派,但他故意拣着主和派的话术用,反倒给了皇帝一个大展威风的机会,让真正的主和派无话可说了。这番对答看似使他失了面子,但却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安心。

祁无忧深知晏青暗示的没错。这君臣二人说不定早在今天之前,就偷偷摸摸商量好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许惠妃的哥哥许威甚至斗志昂扬说道:“没有夏家军,这仗也打得!我大周岂会无人?!陛下,臣自请出战!”

现在的情形一目了然。君臣几个上下一心搭台唱戏,谁再出来慷慨陈词,就是没眼力见儿。兵部尚书李脩、户部尚书王鸿振都缄口不言。在座的没有一个人想和自己的乌纱帽过不去。

“建仪,你呢?”皇帝看向祁无忧,不怒自威,“平时数你点子最多,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啊。”

所有人的目光亦看向了站在最当中的祁无忧。

她冷不丁被点名,不得不站出来答话。不过局面已十分明朗,她只需要再顺着许国舅的话,夸一夸今上的威武和王师的雄壮便能皆大欢喜。李脩和王鸿振都已料到她要信口雌黄,纷纷回过了头去,懒得再看。

但祁无忧站出来,说道:“儿臣和太傅想的一样,也认为该是我军凯旋的时候了。”

此话既出,所有人都大感意外。

李脩和王鸿振又看向了她,晏和亦没料到有人帮腔,微微动了动眉棱。

祁无忧有自己的想法。

伐梁固然助长威望,有利她登极御宇。但内乱不平,等到国不将国的时候,只能当个儿皇帝,又有什么用。

“父皇,现在云州各地隐约有了叛乱,若坐视不管,必成灾祸。”祁无忧狠下心说:“朝廷应尽早收回在西梁滞留的兵力,尽快平乱才是。”

“叛乱?为何朝廷没有消息?”

“徐大人政务繁忙,既要驰援夏将军,又要镇压叛军,只怕焦头烂额,因为兵荒马乱耽搁了也不一定。”

皇帝仍沉着气,只是脸色已然不好:“这些年朝廷已经一再减免了赋税,既无天灾,也无饥荒,百姓有什么理由造反?”

“父皇,还是先做准备的好。”祁无忧道:“现在大军还在梁境,朝中兵力不足,又恐夏家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还是应该尽早召夏氏还朝。”

朝臣们开始小声议论,但没人站出来说话。

最后还是晏青站出来声援道:“臣也听闻京畿一带疑似出现了流民。若真如殿下所言,云州、宥州的难民逃荒,已经流离到了帝辇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在不知情的人眼里看来,晏和晏青是上阵父子兵,都支持议和。最宠信的臣子这样说,皇帝只得说道:“云州怎么回事,查查清楚。是战是和,容后再议。”

出了南华殿,祁无忧跟晏青咬耳朵:“京畿真的有了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