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一次见面。
夜阑雨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丹暄,几乎被马匹颠到散架,回到家中,生了一场大病。在烧糊涂前,他抓着父母的手,清晰地说了威风寨的事。后面的事他就不清楚了。烧退了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足足大半个月。
他们家的门生并没有在佛心山上找到一个叫威风寨的匪窝。夜阑雨不可置信,非要去那儿看看。他的记忆力超群,那天完整地走了一遍下山的路,就算那会儿是天黑,他也依稀记得路怎么走。后来威风寨是找到了,可它已经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而已被烈火烧得只剩骨架,一个人也没有了。谁也不知道这半个月发生了什么事。
当然,这段时间,也没有一个叫做简禾的小姑娘来丹暄找人。
夜阑雨这才茫然地想起,他一直都不肯告诉简禾自己的名字。丹暄这么大,就算她来了,揣着“小黑”这个滑稽的名字,恐怕也是找不到夜家的大门的。
广袤的九州大地,一个人就渺小得如同沧海中的一滴水,更不用说是一个生死未卜的人。失去了音讯的人,或许有缘再见一面,也可能余生只剩下无数次的失之交臂和阴差阳错。
幸好,他们在三生石上刻下的这一生的缘分还未尽,仍有机会见面。
二人的重逢,已经是七年后的事了。
第179章 番外五5
七年后。
九州丹暄。
又是一年入夏时。城中人流如织, 车水马龙, 纵横宽敞的大街上, 商铺、作坊、酒馆、当行排布延伸,来自于九州各地的旅人、刀客、舞姬、漂洋过海的蓬莱商人混在人群中, 推糖葫芦车的小贩身后尾随着几个馋嘴的小孩。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不时就能听见几句不同的方言,好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
晌午, 毒辣的日头照得石板地泛着一层白得发青的光, 人潮最密集的一条街上,停放着一辆粗糙的木制推车,上方摆了几个木箱子。推车后支着一根竹竿,竿上绑了一面被晒得蔫头耷脑的旗子, 上书“济世活神仙”五个大字。
“咚锵!”
刺耳的铜锣声突兀地划破了燥热凝滞的空气。路过的行人都情不自禁地抖了抖,惊悚地看了过来。
“看这里,走过路过的客官都不要错过啦!”推车前, 一个十岁出头、虎头虎脑的男孩儿正拎着一个比自己脑门还大的铜锣,一边来回走动, 一边扯着嗓子吆喝道:“祖传补元大仙丹, 一颗赛过活神仙。只此一家独门秘方, 童叟无欺价格公道, 过来瞧瞧,过来看看啦!”
路人大多都只投来一瞥, 就头也不回地走过去了。孩子扯着嗓子喊了好长时间, 一桩生意都没做成, 反而出了不少汗,在衣领上留下了几道汗渍。日头升到最盛时,孩子终于顶不住了,把谋生的工具往车子把手上一挂,解下水囊,咕噜噜地灌了一口。
只听“咔擦”一声,支着旗子的竹竿不堪暴晒,断了,轻飘飘地打着转儿落到了土里。
“有没有搞错,又断了!”孩子哀嚎一声,把落在地上的旗子捡了起来,大步走近了推车后方,坐在阴影下乘凉的人:“师姐!你别光坐着,倒是过来帮忙喊几句呀,我嗓子都要冒烟啦!”
板车恰好停在了两座房子之间的巷口,上方有屋檐遮挡,燥热的风穿过阴凉的巷子,温度骤降了几分,吹到身上十分舒服。就在当风口处,一个也就十六七岁的少女盘腿坐在楼梯上,屁股下垫了块草席子,正在低头数钱。
这姑娘的相貌倒是相当灵秀,乌溜溜的双眸,瞳仁又圆又大,透出一股子机灵和狡黠。数钱的手法十分老练,铜板在她指间撞出了叮叮当当的声音。
“一边去一边去,没看见你师姐我在数钱吗?你挡着光了。”简禾头也不回,一巴掌将孩子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