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松的一个“计件制”。按需分配任务到底是和“按劳分配”不一样啊……前者要让人盯着干活,后者是他们自觉地拼了命地干活。
话说回来搞“计件制”涉及不同的分配制度,到底和现在国家的政策相悖,他们这群年轻人实属年轻狂妄,也就是省委这个高个子在前面给他们顶着,他们才敢这么做。
他沉吟着又问:“你们每年去城里找插队的知青,你们村能够提供多少工作岗位?”
这是祝山关心的另一个问题。
就业问题不仅是这几年的社会难题,也是今年经委揽下来的烫手山芋。大量的待业青年留在城里,不务生产,容易扰乱社会秩序,他们的粮食、住宿问题已经是城市解决不了的沉重包袱了。
城市待业青年问题是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几年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下乡。但乡下什么都没有,一穷二白,怎么能吸引这批青年人主动下乡?
苏叶微笑着说:“我们在计划书里写有每个岗位,预计1962年大约能提供500个工作岗位,我们打算每年都去市里招青年毕业生。这叫两相互补,既解决了城里青年劳动问题,也解决了我们乡村建设用人荒的问题。”
她陪领导聊了一下午,其他人陪着调查小组到村里到处逛逛,喝茶、吃水果、品尝各种口味的果汁,逛逛果园、茶山、红薯地,整得跟后世的农家乐没什么区别,大伙热情得令人难以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