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2 / 2)

她在说什么, 他只是按照苏叶的剧本面摊地点头。

1000股的怡和虽然不多, 只够到了交易的入门门槛,却远远够不上港城交易所的逼格。

但资格不够别的地方来凑, 不就是装逼嘛?

这个苏叶还是在行的。

苏叶用流利的英文同她的“保镖”说话,“我看来看去, 这里也没有什么值得买的股票。”

这句话解释了她刚才只买了1000股的的行为, 苏叶不是没钱买,她只是认为港股没有投资价值。

苏叶高谈阔论地说道,“这几年米国的硅谷发展速度很快,随便买航空、电子股都很赚钱。不过怡和也不错。”

她说英文的同时夹杂着一句粤语,“扑该股太多了, 老是围着港股转活该扑该。”

苏叶一行人引起了交易所里的股民的注意。

这群“扑该”说得岂不是他们?股民脸色有些铁青。

60年受到次美元危机, 股市十分低迷,现在刚进入小牛市, 大家对即将来临的小牛市浑然未知。股票有多绿,他们的脸就有多绿。

不过新年总算带来了新气象,红马甲(交易员)不停地接着电话,穿梭在偌大的交易所。早起的证券交易无法实现自动化,需要交易员通过拨电话的方式完成交易指令。这些接电话的交易员穿着红马甲,所以也被大家称为红马甲。

苏叶很快被一个股民搭讪,“兄弟,你的口气挺大的。”

这是一位中年男子,穿着不太得体的黑西装,脖子挂着一根粗金项链。他一张口就是粤语,苏叶的粤语极其不标准,只能用英语对答。

不知道的人以为她在装逼,明明会说粤语却故意和别人用英文。只有何老师知道,苏叶确实就是在装逼,不过她确实不会说粤语。

这个年代只有外国人、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港城有钱人才会开口就一口英语。中年男人叫余彭,他长得胖胖的,形象憨厚可掬,一副大陆来的土老板的模样。

余彭叫了一个翻译过来,“小兄弟,你等我叫个翻译。”

苏叶微微一笑,“不用。”

余彭是纯正的大陆人,他从大陆跑到宝岛寻求多年发财机会,后来再辗转到港城。如今他已经在港城扎下根,米国新总统的上任,让他嗅到了股市机遇,他要趁此机会在股市大赚一笔。

翻译把苏叶刚进门说过的话翻译一遍,余彭听了很感兴趣。在大陆籍贯的老板里,大伙都在研究房地产,只有余彭对股市颇有研究。要研究股市,就绕不开米股的道琼斯。

“兄弟,你刚刚买了什么股票?”余彭问。

苏叶回答,“怡和。”

原来是一支还没有上市的股票,余彭有些失望。他兴致勃勃地分享了自己买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