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高考成绩下来了。
顺子差三本线10分,刚好让人痛心又不好意思骂太狠。
全家一合计:复读吧,再拼一年,说不准就逆天改命了。
周末下午三点,超市里的空调哼哧哼哧地吹着冷风,却差强人意。
阿彪拧开一瓶冰镇汽水,咕咚咕咚喝了两口,拍拍顺子的肩膀,语气特别沉重:“兄弟,加油啊,哥几个的未来就靠你了。”
顺子正窝在收银台后头点烟,破打火机半天打不出火来,急得满头大汗。
“得了吧。上不上大学有什么区别?还不都是给资本家打工的命。”小K坐在板凳上挖鼻孔,动作虽不雅观,却犀利地点破了996的真理。
哥仨儿从小学混到现在,感情深,嘴也损,凑一起跟土狗互舔伤口似的,说着说着还能乐出声来。
阿彪找了个理发店当学徒,立志做昭阳最牛逼的Tony老师。
小K决定和顺子共进退,回高三地狱再熬一年,说是舍不得与兄弟分开。
顺子心里正琢磨着要不要让阿彪给他剃个板寸,省得夏天老流汗,楼上突然传来老妈的河东狮吼,震得空气都晃了下
“顺儿!!你们想吃啥随便点!!”
呵,准是老妈又胡牌了。昭阳女人赢钱的吼声,比什么都带劲儿。
县城的节奏就像盛夏慵懒的风。
连麻雀都比大城市的飞得慢,从行人眼前优哉游哉地晃过去。
道路不算宽,最常见的是十年车龄的小轿车和电瓶车,三轮车偶尔窜出来吓人一跳。
红绿灯坏了几天没人修,大家自觉遵守人情规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着急谁先走。
周边商铺的招牌大都晒得掉色,写着“老李副食”、“晓梅理发店”、 ? “陈氏牙科”、“九九烟酒”这样的名字,朴素得像记忆中的千禧年。
这里没有什么赚钱的机会,很多人选择去大城市工作,节假日偶尔回来探亲,熟悉的人和景都在,商场和夜市来来回回永远是那几家。
县城的发展总是慢半拍。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日子一天天往前走,却总让人觉得像原地踏步。
高三还没开学,天气闷得像盖着锅盖,人也跟着蔫。
爸妈痴迷麻将,一打就是通宵,眼都不眨一下。枽僈陞涨??裙柒玖?2???〇Ⅰ玖更新
家里超市的事儿,自然而然地就落在顺子头上。
他就坐在一楼看店,一看就看大半天。偶尔有几个大爷大妈来买油盐酱醋,更多时候是和货架干瞪眼。
他不想刷手机,刷多了空虚,闲得无聊就盯着窗外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发呆,什么“专业通下水道”、“回收旧手机电脑……”
他也不确定自己明年高考能不能上岸。
其实也不必焦虑,大不了就留在昭阳接家里店,娶个本地姑娘,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阿彪和小K闲着也是闲着,隔三差五就来蹭点冰糕和零食,顺便陪他唠嗑扯淡。
兄弟义气满分100,他给60不能再多。
三人窝在收银台后头嗑瓜子。
顺子忽然压低声音,一脸八卦样:“跟你俩透露个事啊,昨天我妈叫我把侧卧腾出来,借给小姨和表妹住。”
阿彪顿时来了精神:“你小姨不是嫁去滨城当贵妇了吗?怎么又跑回来了?”
“哎,听说我姨夫搞传销动静太大,卷了钱跑路,留下一堆债务。我小姨把房子卖了,人也麻了,找不下合适的工作,整天哭。我妈心软,就把她们接过来先住一阵。”
“啧啧……”小K刚想叹口气,话锋一转就歪了楼,“你那表妹倒是挺水灵的~叫什么名儿来着?噢,苏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