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再三,蒋翰林终于开口了:“衣服检查过有问题吗?”

“没有。”油衣光滑,黑衣虚薄,东西藏不住,纹路也一清二楚,因为设计太过特殊,即使没查出问题,也被翻来覆去的检查了好几遍。

所以现在才能这么肯定的说出没有问题。

蒋翰林想了想又问:“这是哪位学子的衣衫?”

检查官道:“南陵的秀才案首。”

蒋翰林:“?!”

这个他还真知道,他来的时候,林御史还提到过,文恩侯和昌廷侯几次三番的打嘴锋好像也和他有关,就连南陵和非南陵学子在南川卷起来的学习据他所知也和斐然有关……

不是说他病了?不参加这次考试了??

不期然的,他和青山书院的人想到一块去了,可能病重又想参加考试,不想错过,才特质了这身衣服挡风……

乡试和一天一出的院试不一样,乡试分三场,每场考三天,考生是要在考场过夜的……

这对病重之人对来说就成了更为艰难的问题……

一时间,蒋翰林想起当年自己考试的艰辛,很快他的心里有了思虑:“这位考生脸色怎么样?”

检查官想了想道:“发白。”

确实脸色发白,走在斐然后面进场的青山书院学子,也看到斐然脱下油衣那一瞬格外苍白的脸色,更加确定了他们之前心里猜测,狠狠为斐然心酸了一把。

斐然太难了。

谁也不想考前会发生这样的事,命运弄人啊。

对此,斐然也这样觉的,他太难了。

考前怎么就下雨了呢。

油衣太捂人,斐然没照镜子都感觉自己到自己被捂的发白了。

听到斐然脸色苍白的蒋翰林,瞬间更肯定自己的猜测了。

既然没违背考纪,又有需要,他也没有理由扣押,不过,他只将黑衣放了进去:“油衣易燃,待考生出考场后归还,暂行扣押。”

检查官得了令就回去了。

没拿回油衣斐然也不奇怪,只拿了自己的黑袍就套在了身上。

顿时,安全感顿生。

总算能将那些七眼八眼的目光挡住了,这下他们总不能还能看到他。

斐然自豪。

其他考生:……

问:正常的几排考号里,多出一个和他们一起考试的‘蒙面大盗’是什么感觉?

怕是一辈子都忘不了。

不过,很快,鸣钟敲响,所有考生都安静下来,要开考了。

考卷发下,屏气凝神,排除杂念,所有考生很快沉浸在发下来的试题中。

乡试作为考取举人的通道,远要比院试要紧张的多,题目也要更难。毕竟举人可做官,可见官不跪和只比普通百姓高的秀才可不是一个量级的。

乡试的第一场主考四书和经义外加一道五言八韵诗。

试题一发下来,就有人紧张了,其中:‘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就颇为复杂.让人拿不定从那个角度下手,一不小心就能失个大的,但是要从关联现实角度去写,又恐若有失,全盘皆输。

只下笔角度就能让人一番折磨。

再看看后面:“秋风万里黄云高”要求以其中的‘黄云’为诗时.更是一头的汗。

这里的黄云到底指的是那种黄云????!

有人只看到题目就开始慌了。

黄云有的指云彩或阴云,例如:“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黄云压地秋离离,西风摇落千杨枝”……

但也有的指黄昏、日暮时天空的景象,给人以阴沉、昏暗或苍茫的感觉,例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