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是一口都吃不下去了,捂着胸口大喘气。
他还不如不回来!
不回来还能有借口错过这次乡试,大不了再等三年,文恩侯好不容易想开。
结果斐然回来了!
这时候回来还能做什么?!
难得的,南川不少学子脑回路和文恩侯搭上了。
他们虽然有点惊讶于真让南陵学子说对了,斐然真的虽迟但到。
但是,他这个时候回来?
这个时候回来能干什么??
非南陵学子其实不是很理解,斐然这个时候选择回来。一、没时间看书。二、南川的所有秀才案首齐聚,斐然根本没有出头之地。
因为斐然先前名头太盛,斐然但凡这次考的差一点,他异军突起的名声就能受损,读书人的名声有时比书读的怎么样还重要。
斐然不来参加这次考试,虽然会惹人非议,但其实相较于真来参加这次乡试,其实损失并不大。现在他来参加,到时结果一旦差强人意,就会让斐然大好的名声,毁于一旦。甚至于他们都能想到,斐然就算只是个亚魁,都能让他被人议论。
最聪明的做法显然是找借口避开这次乡试,三年后再参加,到时议论声小,准备也足,说不定能再次声名远扬。
这也是他们觉得斐然不会来参加这次乡试的原因。
明明不回来,才是聪明之举,但他却回来了?
这是不少非南陵学子没想到的。
这是怕名声有误?还是受舆论压迫?或者有信心再次一举夺魁?
说出最后一个猜测时,非南陵学子语气里充满了调侃和玩笑,听的人也一笑而过,没人当真,也没人会信。
夺魁?
想屁吃。
斐然要是得了头魁,当他们这些人是吃白饭的呢。
这可不是南陵,这也没有雨灾,这里有的是南川所有优秀的秀才及南川内的所有秀才案首。
如果斐然真要抱着这个想法来。
那只能说是自取其辱了。
对于非南陵学子的嘲笑还一无所知的南陵学子,在听到斐然回来的消息时,很是兴奋,果然,他们就知道斐然会来!
虽迟但到,很斐然了!
知道消息后,南陵学子本来还想兴兴冲冲找那帮非南陵学子得意一下的,结果……就听到让他们大跌眼镜的议论。
???
斐然不来,他们说怕了?斐然来了,他们说做法不可取?
好好好,话是都让你们说明白了。
撸了撸袖子,看了看人数。
……算了,袖子放下来,还是给他们最后的逞强一点点面子吧。
到时,他们南陵案首自会给他们一点小小的震撼。
南陵学子们这种对于斐然的莫名自信,也不知道从哪里来。如果非要说起因,大概是来自于得知干饭人成了他们案首的那一刻。
那滋味,一辈子都忘不掉。
嘲笑他人的无知,是无法体现出南陵学子的素养的。
人多势弱的南陵学子们再次选择向那帮非南陵学子们展示出了尔等凡人的鄙视眼神。
其他学子:……
你们究竟何时能清醒……
在考前本就紧张的氛围里,斐然这一回来,像是陡然闯入的冷水,给紧张的气氛降了个温。
有考前坐不住的,就像去见识见识只闻其名的斐然。
结果得知……人还在南陵还没到南川。
虽说南陵离南川很近,但这是不是有点太不紧张了???
刚回到南陵就得知斐然中了,还是案首的斐慊宛若被人砸了一棒:“……堂伯,你说什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