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天了。

该是春和景明的天气, 却突然大雨滂沱,轰轰的雷鸣,劈开天际。

陀国连破两城, 绕北门关而行,翻越天山直捣皇城的消息传了过来。

整个盛京风声鹤唳,百姓自危于家而不敢出。

朝堂上, 莲王请兵出征,被帝否。

莲王忧心于国安危, 怒斥庆盛帝小人之心, 但也不得不退一步, 遂请允邓畅带军先行以阻陀国。

帝允了。

莲王与庆盛帝这番在朝堂上的争执传了出去。

有人不免举起莲王的大旗, 好一番扬了莲王名声。

乾清宫。

斐然给庆盛帝夹了一筷子炒苦瓜,随口说起邓畅:“这个时候, 邓畅估计已经快要到天山了。”

庆盛帝看了眼盘里的苦瓜,眉间很是拧紧:“皇太妃要出来了。”

斐然给自己夹了块牛肉:“时机刚好。”

庆盛帝看了眼斐然的盘里的牛肉, 自己盘里的苦瓜, 眉头快要挤成麻花:“你大哥他们应该能准时汇合。”

斐然:“邓武候回去接应的,既然来了自然就不能走了。”

斐然指了指庆盛帝盘里的苦瓜:“这苦瓜既然到了祖父盘里, 那必然是祖父的。”

事情不容有失, 家里瑞王是压力胖, 庆盛帝就是熬心了。

最近斐然没少两头跑陪两人吃饭。

吃的两人每天忧愁的不行。

除了斐然小脸红润外,两人都觉的自己更瘦了。

庆盛帝看了斐然一眼,最后还是艰难的朝苦瓜伸出了筷子。

朝局动荡,皇太妃莲王之母请出先皇圣旨, 欲带莲王前往皇陵上香祭祖, 吃斋念佛,为大雁祈福。

庆盛帝劝阻无果后, 无奈应允。

莲王随皇太妃出城。

瑞王一党动荡不已,纷纷上谏,想要阻止莲王此次出城,然而皇太妃手握先皇手谕,帝无可奈何。

京城五十里外。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斐明琉看着天高地阔之景,心里生出无限豪情。

斐明琉看向莲王:“父亲,邓畅已经带兵前往天山,随行副统领传信,邓畅确实行为有异,父亲所指路线,邓畅没有照走,而是另择了一条小路。”

莲王看向天边,目光沉沉:“要的就是他另择小路。”

斐明琉赞叹:“父亲深谋远虑,自始至终都没信过邓畅那个阳奉阴违的小人,他假意投靠,自以为获得了我们信任,不过是笑话一场,还是父亲更棋高一招。”

莲王问:“陀国那边收到消息了吗?”

斐明琉:“已经到达天山附近,大哥派的人也快与其汇合。”

莲王点头:“不要大意。”

斐明琉:“父亲放心,大哥六万兵马一旦与陀国五万兵马汇合就是十二万兵,邓畅所带的五万兵就算正面对上,也没有还手之力,况且他还自作聪明的带兵主动踏入我们早就布置好的陷进,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将斐然挑选的亲兵全部埋葬。”

斐然前后在军营里折腾了这么久,最后被毁灭于他们也不过是抬抬手的事。

从始至终,无论是邓畅是真心投靠,还是假意投靠,莲王都没打算信邓畅。

邓畅的作用的就是带兵埋骨,折减不属于莲王一脉的兵力。

无论是斐然还是邓畅,都在他掌控之中,他们的出现不过是给了他赢面更大的时机罢了,还做不到影响他。

莲王唯一看向的只有那个位置。

待到敌国围京,庆盛帝身死,他就是那在后的黄雀。

想到登顶大宝的景象,莲王一直以来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