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小艾连连点头,说道:“王叔,真的特别美,我觉得这里处处都充满了生机,而且大家都特别热情,我可喜欢这儿了。”

“哈哈,喜欢就好啊,以后常来玩儿呀。”王叔爽朗地笑着,又低下头继续忙活起来。

从田埂上回来后,两人便帮着父母在院子里择菜做饭。院子里放着几个小板凳,周围堆满了刚从地里摘回来的新鲜蔬菜,有翠绿的豆角、红彤彤的西红柿,还有带着泥土的土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择菜,一边唠着家常,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里。

母亲拿起一根豆角,边掐头去尾边对钟小艾说:“姑娘,这豆角可得把两边的筋儿去掉,不然吃着口感不好。咱这都是自己种的,没打啥农药,吃着健康着呢。”

钟小艾认真地学着母亲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处理着豆角,嘴里回应道:“阿姨,我知道了,自己种的就是不一样,看着就新鲜,感觉味道肯定特别好。”

赵德汉在一旁剥着蒜,时不时地和父亲讨论着村里最近发生的事儿,比如哪家的庄稼收成好啦,谁家又添了新的牲口之类的。钟小艾听着他们的对话,觉得特别有意思,这平凡又琐碎的乡村生活,却处处透着浓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儿。

“小艾,你在城里平时都吃些啥呀,肯定没咱们这自家种的菜有滋味吧?”母亲笑着问道,目光里满是好奇。

“阿姨,城里大多都是在超市买菜,种类倒是挺多的,不过确实没咱这现摘现做的新鲜。而且我觉得大家一起做饭的氛围也不一样,在城里可没这么热闹呢。”钟小艾笑着回答道,手上的动作也没停下,她已经渐渐熟练起来,处理好的豆角堆成了一小堆。

不多会儿,饭菜就准备得差不多了,厨房里传来阵阵炒菜的声响和扑鼻的香味。钟小艾跟着母亲进了厨房,看着母亲熟练地炒菜、调味,她在一旁帮忙递盘子、拿调料,心里满是对母亲厨艺的佩服。

午饭做好后,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开始享用这充满爱的家常饭菜。大家边吃边聊,话题不断,从村里的趣事聊到城市里的生活,笑声在屋子里此起彼伏。钟小艾觉得这样的时刻特别温馨,仿佛自己早已是这个家庭的一员,这种归属感让她心里暖暖的。

村民们也时不时会送来些自家种的新鲜瓜果蔬菜,让钟小艾越发觉得这里的人真好。有时候是隔壁的大娘送来了几个熟透的西瓜,那西瓜圆滚滚的,表皮翠绿,拍一拍,发出“砰砰”的响声,一看就是汁水饱满。大娘笑着说:“小艾啊,这西瓜是自家地里种的,可甜了,你们尝尝。”

钟小艾赶忙接过西瓜,感激地说道:“大娘,谢谢您呀,您太客气了,老是想着我们。”

“哎呀,说啥客气话呢,都是邻里邻居的,自家种的不值啥钱,你们吃得开心就好。”大娘笑着摆摆手,转身回了自家院子。

还有一回,一位年轻的婶子送来了一篮子刚摘的草莓,那草莓红彤彤的,个头不大却娇艳欲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婶子笑着说:“小艾,这草莓你们尝尝,早上刚摘的,可新鲜了,给孩子吃正好呢。”

钟小艾笑着接过篮子,说道:“婶子,这草莓看着就好吃,太感谢您了,您费心了。”

“不费心,不费心,你们在这儿住着,大家就是一家人嘛,有啥好吃的自然要一起分享呀。”婶子热情地回应道。

每到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听长辈们讲讲村子里过去的故事,更是成了每天最温馨的时刻。院子里点着一盏昏黄的灯,灯光洒在大家身上,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

父亲坐在椅子上,吧嗒着烟斗,缓缓开口说道:“咱们这个村子啊,可有年头了,以前可不像现在这样,那时候大家日子过得苦,但邻里之间相互帮衬,再难的日子也都熬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