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刚满月后,我回雁城备考,我婆婆很舍不得,泪眼汪汪的相送。现在啊,我们说带他来海城过年,我婆婆连夜给他打包行李,迫不及待推他离开,赶紧走,快点走,还叮嘱我们待到元宵节再回。”

听着成素仪的“嫌弃”,其他人笑不停,当事人叮叮完全听不懂,很会表现的装乖巧坐在苏夫人怀里吃糖。

“留一只螃蟹,一只虾子,其他我要拿去煮了。”

洛寒酥给孩子们留了两只虾蟹玩耍,其他全送去厨房里了,苏夫人送来的虾蟹全都很大只,很难得一见的好货,新鲜清蒸最好吃。

洛寒声追着进来了,请求做一道他喜欢的口味,“姐夫,做一道蒜蓉的呗,蒜蓉虾。”

“行,虾挺多的,做一份白灼,一份油焖蒜蓉虾,再做一道蒜蓉粉丝蒸虾。”周漠尧依旧是今晚的主厨,除了两三道海城特色的菜是樊伯母做的,其他都是他下厨烹饪的。

他当主厨,洛寒酥和杨璞是完美合格的两位副手,完全不用他吩咐,两人分工合作,很快将虾蟹处理好上锅了。

“天崎,菜已备好,请客人餐厅落座吧。”

七点整,樊伯到客厅通知用餐,大家立即起身到餐厅落座。

“这么多菜啊,小周,寒酥,辛苦你们了。”苏老客气了句。

今晚上的菜准备得很丰盛,这又加了两道菜,菜多得大圆桌都摆不下,很多菜盘都是堆起来的。

长辈客人们坐一桌喝酒,周漠尧和杨璞两位姑爷陪客,洛寒酥他们领着孩子们坐小桌,一群人给四个孩子剥虾剥蟹。

“妈妈,这个虾好好吃,我们上次去赶海,没捡到过这种虾。”

赵捷也挺爱吃虾,他不用长辈们帮他剥了,自己熟练的剥虾蘸酱吃,一连吃了好几个。

樊伯母娘家是海岛上的,从小跟着赶海捕鱼,比洛寒酥更要熟悉,告诉他:“九节虾偶尔也能捡到,只是要碰运气。像这种个头大漂亮的九节虾,很难在赶海时碰到,基本上都是渔船捕捞上来的。”

“妈妈,我想去赶海,想去海边玩。”赵捷小声请求着。

“安排。”

洛寒酥本就打算带他们去海边玩,只是还没定下时间,“晚点再跟爸爸说一声,让他安排下时间,明天我们每人去买双雨鞋,冬天赶海要做些准备。”

隔壁桌长辈有听到他们说去赶海的事,余幼兰跟苏夫人相谈甚欢,正在邀请她一同去,她认识的海鲜品种不多,请苏夫人陪同教导。

她这位大领导相邀,苏夫人自是欣然答应,向他们了解了些赶海的需求后,立即就制定好了行动路线。

孩子们对赶海这事是很积极兴奋的,恨不得现在就放下碗筷出发,周漠尧见他们兴致这么高,连夜外出找了一条大渔船,定下了明天出海的计划。

除了怀孕的成素仪,有事要办的洛天崎,其他人全部在第二天清晨时分登船出海,请渔船师傅直接开拔去苏夫人选定的海湾。

冬天赶海湿身很容易感冒,周漠尧本让三个孩子站在岸边等候,可他们不愿意,最后只得拿背带将他们绑在身上,背着他们去礁石滩处寻找海味。

周漠尧夫妻和杨璞体能都很强,胸前挂个小可爱,手里提着桶,拿着铁钳,大胆的去了水深货多的位置。

赵捷是大孩子了,交给了周仲鸣他们照顾,他胆子很大,兴致很高,一下船就跟着爷爷和舅舅去较远的地方了。

他们来的这处海滩挺大的,前来这边赶海的渔民很少,潮水退下后,留下了很多小海鲜,品种特别丰富,不过两三个小时,每个人提着的小桶小袋都装满了。

余幼兰和苏夫人两位中年女同志在浅滩边捡,两人边捡边聊,她们收获的主要是海螺,专挑大个的捡,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