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进门立刻感受到了一种时光倒流的静谧。

内部装饰风格古朴,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画作,每一幅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馆主看到有客人,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迎了上来,“两位,欢迎光临,需要我给二位介绍一下吗?”

这位馆主已年过六旬,满头白发,略有些稀疏,但依然整齐地梳理在脑后。

目光温和,透露出一种宽容与慈祥,让人倍感亲切。

沈安然和周璟言点头致谢,开始在馆主的引导下慢慢观赏。

馆主不时地为他们讲解画作背后的历史和艺术家的故事。

“现在的人们不太关注这些旧作,如果它们的主人是一位杰出的作家,那它一定会被一扫而空,可惜,他们大多数是普通人所作,只能陪我这个老头子待在这里。”馆主感慨万千。

这些画作的主人有辛勤耕耘的农民,有孜孜以求的学生,也有那些未曾成名的画家。

如果这些是出名艺术家的作品,怎么可能如此冷清,早被人收藏起来,而不是摆在这里。

沈安然轻声说:“艺术是永恒的,总会有被看见的一天。”

可谁知道那一天是什么时候?

有些人穷尽一生,却依旧未能等到。

突然间,她的视线被一幅破旧不堪的画作所吸引。

她缓缓地向它走去,当画作的大致轮廓逐渐清晰时,她不禁猛地吃了一惊。

这怎么可能?

画布上的痕迹历经风霜,已经变得模糊了许多,但依稀能够辨认出上面描绘的是一个人的轮廓。

至于那个人的具体面貌,却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识。

沈安然却一眼就认出了它。

无论是构图还是其他细节,都带有她独特的风格和习惯。

然而,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曾经创作过这样一幅画。

更让她困惑的是,这幅画是上个世纪的东西。

馆主注意到她对这幅画感兴趣,便开始向她介绍:“这幅画的作者不详,是我在一位小贩那里收的,当时画已经相当残破了,经过修复,也未能完全恢复其原貌。”

沈安然压下眼底的异样,“那您怎么就确定是上个世纪的东西?”

“看这里,有一个日期还有一个看不懂的标志。”

沈安然视线寻着馆主所指的方向看去,上面的日期距离现在确实是一个世纪,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图案,类似梅花。

她的心跳不由加速。

那个梅花图案,她记得清清楚楚,每次在画作完成后,总是不自觉地添加上去的个人标记。

这个习惯,她自幼就有,而且从未对外人提起。

“我收藏画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标志,说明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仅此一件,可惜不能完全复原。“馆主言语中充满了遗憾。

沈安然压下心底的异样,询问馆主:“这幅画是否出售

?”

馆主眼中的笑意愈发浓重,“这件作品并不昂贵,我当初买来也不过几百元,如果你喜欢,就送给你了。”

这幅画是他最钟爱的,他总觉得画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遗憾的是,由于无法复原,无法欣赏到画作原有的韵味。

如今遇到沈安然这样对这幅画执着的人,心中充满了喜悦,几乎迫不及待地想要将画作交到她手中。

在两人一番拉扯下,沈安然付了馆主收购时的一半费用。

离开画馆后,沈安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痛楚。

仿佛那幅画就是她的创作,画中的人物也是她所熟悉的人。

周璟言轻声问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