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陆怀卿耳畔响起孩子们如同小鸟一般“叽叽喳喳”欢快的声音,目光一滞,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觉的弧度。
看来,他有新邻居了。
“好好好,我们煨红薯吃!”
顾倾沅带着四个孩子进灶房,她蹲在灶膛前,把里面的柴火拨了拨,用旁边的火铲子在旁边扒开一堆火灰成一个小坑。
顾大成拿来六个拳头大的红薯,放在顾倾沅面前:“姑姑,红薯在这里。”
“好嘞。”
顾倾沅捡起地上的红薯一一往火灰坑里放好,排得整整齐齐,再用扒拉开的火灰盖在它们上头,又把柴火燃上。
“好啦,大概两刻钟左右红薯就会好了。”
顾倾沅放好火铲子,拍拍手,“大成,你带弟妹们去外头洗手,我们先吃粥。”
“好。”
顾大成拿起一个小木盆,牵着顾大福,顾大顺牵着顾大昌和顾嫣儿,兄妹五个去了外头,打水洗手。
顾倾沅把粥从灶膛上提下来,在旁边木架子上放好。
这是李大婶家以前留下来,用木头制成一个四方锅架子,中间空心,锅放上去正好可以架住,稳当的很。
她去堂屋把下午擦干净的四方桌搬到灶房,准备待会用来吃饭。
此时天色已经全黑了,灶房里只有借助灶膛的火花才能视物。
顾倾沅想了想,从空间拿出两根蜡烛。
她当初心血来潮准备了好几包蜡烛,没想到会在此时派上用场。
她本想从空间拿个太阳能小台灯出来,可这东西在这朝代来说太过异类,想想还是先算了。
有两支蜡烛照明,昏暗的灶房顿时明亮不少。
顾倾沅把粥舀上六碗放在桌上,对洗好手进来灶房的五个孩子开口。
“粥姑姑已经舀好了,小心烫,姑姑先去外头洗手。”
“哇!姑姑,这是蜡烛对吗?”
顾大成几人看到两根蜡烛好奇的张大嘴,像是看到什么稀奇的东西。
蜡烛这东西在大盛朝不常见,但也有。
以前孩子们就听去世的爷爷奶奶说过,家里也曾买过两根,在那之后就再没见过了,这也是顾倾沅为什么敢把它拿出来的原因。
不仅是蜡烛,大盛朝的瓜果植物和前世末世未来临前的现世差不多,几乎什么品种都有。
这在历史上的朝代从未出现这么齐过,所以顾倾沅刚穿越过来时才确定这是一个架空朝代。
第二十九章:忆亲人(跪求金票)
顾倾沅洗好手,和孩子们一起吃了粥,还剩下一点也由顾大成刮干净吃完了。
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多不奇怪。
以前在九林村,亲人还在的时候,家里孩子多,口粮虽然要省点但也不会少了孩子们那口吃的。
但自从逃难,有上顿没下顿的经常饿肚子,孩子们瘦不拉唧,头发枯黄,一看就没营养。
如今天气开春不久,桃源村虽没雪灾,但也早晚寒凉。
顾倾沅带着五个孩子坐在灶膛旁边,等着水开,也等着红薯煨熟。
以前在路上逃难风餐露宿没有条件,所以他们只洗洗手洗洗脸就算了。
但如今有家了,为了能睡上一个更好更安稳的觉,还是把脚也泡泡吧。
至于洗澡什么的,等明日看看浴房那儿再作打算。
火光暖人,最小的顾大福睡意袭来,小脑袋一点一点,像小鸡啄米似的,可爱极了。
“大福,姑姑抱吧。”
顾倾沅伸出手,把顾大福抱在怀里。
三岁的孩子若换在前世,少说也有二三十来斤重。
可她把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