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家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不用让谁来定义。」
我们在一起快三年,这一年里关于「见家长」的话题总是若有若无地出现在对话里。
她知道我的顾虑,也从没催促过我,反而安慰我:「你准备好了再说,我一直都在。」
?
直到前阵子,她突然说:「要不要先去见我爸妈?」
我一愣,心里还有点紧张。她家在城郊,一栋普通小楼,家里收拾得很干净。
她妈妈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说话直来直去,但人很热情。
饭桌上她妈妈不停给我夹菜,问我工作忙不忙,还说:「有空多来家里吃饭,咱不讲究那些有的没的。」
她爸爸话不多,吃完饭抽根烟,对我说:「小曼这孩子脾气倔,还小,你要让著她点。」
我点点头,其实内心莫名温暖
这样的家庭,不需要什么条件,只要人好就行。
吃完饭,小曼拉我去村口散步。夕阳下,她很自然地挽著我的手臂,
一边笑一边说:「你看,我爸妈是不是没你想像的那么可怕?」
我点点头,突然有点想哭。
我不是没想过自己也可以拥有一个普通又温暖的家,
只是一直以来都被「沈家」的标准压得喘不过气。
?
回市区的车上,她靠著我的肩膀:「你有勇气见了我爸妈,下一步是不是就该见你父母了?」
我苦笑:「你真的不怕?」
小曼抬头看我,眼神坚定:「你怕他们不接受我,还是怕失去我?
不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陪著你。」
我沉默许久,终于点头:「好,下个周末,我带你回沈家。」
?
回到家里,她主动帮我把衬衫熨得整整齐齐,还买了新裙子。
我问她怕不怕被看不起,她只是笑:「我不是来讨好他们的,我是来跟你一起生活的。」
周五夜里,她在灯下帮我整理领带。
「我们都准备好了。」她轻声说,「无论发生什么,都别后悔。」
?
我看著她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也许,这一次,我们真的能够一起,推开那扇深锁的家门。
第0003章 第三章|高墙之内
沈鸿业
今年五十岁。
人生头半段,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没什么事是靠自己拼不来的。
八零年代,那时大陆刚开放,台湾资金、香港技术、内地市场,一切都混沌未明。
我和婉柔穷得只能租城郊小房,每天早出晚归,推著手推车在批发市场摆摊。
我们卖过布料、做过电子、炒过地皮,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哪怕吃亏也咬牙挺住。
三十岁时终于攒够第一桶金,开了家小公司,慢慢熬到进入金融、地产,
那时才算真正立足。
婉柔是我最早的战友,也是我唯一的搭档。
我们从市场里的吆喝、到董事会里的谈判,没一次不是一起上阵。
沈家能有今天,不靠背景、没人扶持,
全靠我们两口子一起撑下来。
?
唐婉柔
外人说我是「沈董夫人」、「集团女强人」,
可我自己心里清楚,
没有哪一段路是真正轻松的。
年轻时,我一边要帮鸿业守家、一边还要应付市场里那些「女人不行」的冷眼,
还要照顾小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