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他就把宁绥原本管理的井井有条的朝政弄得一团糟糕,和几个宰相都闹的不合,六部尚书也是焦头烂额,他还酗酒和调戏了一位御史大夫的夫人。
这位夫人已经三十多岁,做了祖母了,不堪受辱,回去以后留书告诉了自己夫君后,便上吊自尽了。
这位御史大夫回家后看了书信,变得疯疯癫癫,在大街上哭哭啼啼喊叫冤屈,最后锒铛入狱,引起了朝臣极大的不满。
御史们上表求情,希望他能开恩释放这位御史,皇帝却又是鞭笞,又是下狱了一批求情的大臣,引起朝臣哗然。
大家无非是上个班,你欺负人家老婆,你还把人家下狱,你一点道理你也不讲啊你?
之前热烈议论支持皇帝上位的朝臣们又集结起来,去找几位宰相,希望这位大佬能想想办法,好歹不能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个认栽吧。
宰相们逼不得已,不堪其扰去找了皇帝,皇帝梗着脖子一阵针对,唾沫星子喷到了大臣脸上,嘴硬说自己什么也没做,是那位朝臣冤枉他。
王玄言好说歹说,皇帝最后松口,放了一些吵闹的不是那么凶的人。
但还是不少人被关押着,成了一桩悬案。
这还不算完的,这只是皇帝干的糊涂事的第一桩。
很快到了深秋,河南河北,河中地区,黄河长江都因为降雨而出现大面积水灾。
灾情送到玉京不久,饥荒也紧跟着来了。
其实这在幅员辽阔的大尧历史上算是比较平常的自然灾害,有时候还有流星地震水灾洪灾蝗灾一起来的呢。
偏偏宏泰皇帝的性格是比较偏保守的,收到各地贪污导致灾情严重的情况下,不愿意以雷霆手段惩处那些贪污的官员,怕牵扯出他们身后的世家和自家的亲戚。
他认为这些人是他的登基的根基,只是把工部和户部查出来的贪污受贿的贵胄给叫去批评一顿就了事了。
事后那些贵族追责那些查抄贪腐的人,他也懵懂不知的助纣为虐。
导致户部有两个官员不堪忍受,不愿含冤受辱,一个悬梁,一个撞死了。
冬天在宏泰皇帝高高兴兴的举办宫宴的时候,玉京出现了一些饥荒的灾民,各地也加急奏报了有灾民起义,各地叛军四起的消息。
宏泰皇帝还当场焦急疑惑:“你们这些大臣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任由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几个宰相硬着头皮出来认错,被宏泰皇帝当场侮辱,又是王玄炎出来一番好说歹说,皇帝这才平息了怒气,预备调边军平叛。
可说动调动军队这事儿人,他给出的意见又让朝臣们一阵恐慌,认为此举贻害无穷。
因为他说让魏虞去。
众人简直为他出的这个馊主意瞪大了眼睛,韦升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难得直言不讳认真对皇帝说道:“魏副帅镇守益州,实乃为节制吐蕃狼子野心,若是驱动陇右军前往平叛,恐使上都失守,再重复当年先帝之事。”
“那就让元征去!”
宏泰皇帝本身也没有什么亲信,认识的少数几个将领都是护送他回京的人。
至于其他的军队,都是要么负责镇守边界,抵御外敌,要么天高皇帝远,不太听他指挥。
他这么想很正常。
可大臣们不这么想,他们先是建议就近调军平叛,然后找富户和世家借钱,撑过这一阵后,等到了明年夏天,田税、茶税、盐税收上来就可以填窟窿。
可皇帝听到这些就开始头疼,让他们自己看着办,不要来烦他。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无语。
当天晚上就有人不辞辛苦,半夜爬山去找宁绥了,来的还不止一拨人,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