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肤相亲,宁绥靠在他怀里看着街上的老百姓因为皇帝品鉴百花带来了大量的客商而喜笑颜开。

夜晚灯火恍若白昼,洛阳县的百姓们看上去很开心。

“只要不出意外,百花大会可能办很多年,甚至成为民俗。”

宁绥看着一切,似乎想象到了千年以后人们仍然叫洛阳为花都的盛况。

之前谢絮告诉她老百姓都是用煤油灯,夜晚缺乏照明设施,宁绥才意识到这个时代,蜡烛还是贵族用的多,便设计了多款蜡烛,包括百姓们能用。

除了蜡烛,她为了方便民生,还发明了便宜好用的洗发水、香皂、洗衣粉、口红、风油精、护肤乳、消炎用的蒜药、简化了纺织车、公开养蚕术、推广水风车,还有一些她记得的农耕方面的东西也都整理成册送给了谢絮。

只要一有空她也尽可能的把自己记得的,有利于百姓生活的,和农业生产相关的东西都努力写下来,以便将来有一天能用得上。

“我觉得我其实是在逃避……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建造我熟悉的家。”

宁绥略有走神,让抱着她的谢絮莫名心痛,他不由皱了皱眉头:“你想回江陵府去吗?等你有空我送你可以送回去玩儿一趟……”

“我说的不是江陵府,你不懂。”

宁绥摇摇头,没有解释,只是抓住谢絮的胸前的衣物,埋首在他怀里莫名湿了眼眶。

有时候情绪上来了是这样的。

马车隆隆转动车轮,前进在返回王府的路上,路上遇到被皇帝留下来保护宁绥的元征,他正在巡视大街,冬天的治安比其他季节要差一些,他小心翼翼掀开车帘一角,不敢上去怕把满身寒气带进车厢。

看到宁绥窝在谢絮怀里一身白色狐裘裹得严严实实,身上压着几个暖炉睡得真香,元征冷酷的神色微微柔和,压低声音:“我送你们回去。”

“有劳阿兄。”

谢絮随口道谢,就听到怀里人忽而委屈的哭了。

元征连忙放下车帘,有些无措:“是我把风灌进去了吗?她怎么哭了。”

“不是,”

谢絮只能简短的回答着:“道长说是怀孕的原因,回去再安慰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