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浅浅地笑:“就这个?”

多少年不触政事,但王妃毕竟是日月国血统纯正的继位人,当年若不是她主动放弃,日月国也未必会没落。

她不喜政事国事,但从小到大受到的都是那样的教育,是以,摄政王一听王妃口气如此淡然,眸光瞬间大亮:“这么说,王妃有高见?”

“西北,雁岭关。”

王妃没有多说,只点到为止,摄政王听完便沉思起来:“王妃的意思是让明相挂帅出征西北?”

这个想法当初夜云嗍也提过,被他否定了,如今王妃又提,难道,这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只是他一个文弱书名去了岂不是送死?

况且夜云嗍也快回来了,到时候直接让他去西北方是上策。

似是读懂了摄政王的心思,王妃又笑笑而语:“王爷,文弱书生不是更好?若他能成事便能将他名正言顺地留在西北,若他不能成事,再让咱们的好女婿亲上西妆方为上上之策。”

有如醍醐灌顶,王爷脑中顿时大亮:“对呀!本王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王爷不是想不到,只是钻进死胡同里出不来了。”

“王妃,你可真是本王的‘心药’啊!”他确实是走进了死胡同,要不是王妃提点,恐怕他还要为此烦恼数日,有王妃这么好的军师不用,他简直是暴殄天物啊!看来,日后也该多抽点时间与王妃亲近亲近,说不定许多烦恼也能迎刃而解。

“王爷,夫妻本是一体,能为王爷分忧解难妾身也很开心。”

“王妃……”

一时情动,王爷大手伸来紧揽住王妃纤细的腰肢,轻轻朝怀中一带,两片热情如火的唇便紧紧贴了上去……

转眼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将军府张灯结彩,喜盼夜云嗍早早归来。

以大晋的风俗,过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

大晋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也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间称“灶王爷”。

祭灶时要供上碗面汤(面条),俗话说:‘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顿杂面汤。’

杂面汤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这种粥,是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话。灶王腊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来,就算完成汇报任务,带着吉祥保佑一家过平安日子。

那一日,华汀雪正在瞰澜轩指挥下人们祭灶,才刚将面汤端上灶台,泌兰便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厨房:“不好了少夫人,三位将军带着夫人和孩子们都过来将军府了,说要陪老太太一起过小年。”

晕死!

这又是个什么情况?

三家的大小老少都来了么?那得开多少桌才吃得了这顿小年饭啊!

上将军大小老少带了十二口,三将军大少老少带了十五口,四将军府最厚道,就带了四将军夫人和两个小孙子,加起来也就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