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兼任起济仁堂的医师,给一些上了年纪或者没什么积蓄的百姓看些小毛病。
“梁少爷真是天大的好人,说菩萨下凡也不为过!”
“我看年年庙里扮观音的都没梁少爷好看,梁少爷貌美又心慈。”
这样的话梁景承每日不知道要说多少,百姓们送的鸡蛋瓜果更是快放满整个院子。
而这日天朗气清,正是盛夏好时节。
看着已经重新焕发生机的江南,梁景承心情无比愉悦。
就在这时,小花急匆匆地跑进来。
小花就是知府门前的女孩。
“景承哥哥,城门……城门来了好多人!”
梁景承顿时眉心一蹙:“难道是山贼?松照!”
正在晒药材的松照闻声而入。
“小花你在这里呆着,我和松照哥哥去看看。”
安置好小花,梁景承和松照立刻往城门口赶去。
确实是连绵不绝的车马队伍,但赤兔马上衣袂飘飘的女子十分眼熟。
梁景承定睛一看,竟然真的是裴卿浣!
而裴卿浣好似也感受到视线,朝他微微勾了勾唇角。
风华绝代,天地失色。
只见裴卿浣翻身下马,将一卷明黄缓缓展开,她朗声于天地之间。
“尚书府嫡子梁景承接旨!”
第24章
城门大开,江南百姓夹道恭候圣旨。
梁景承只觉如梦似幻,他一步步走到裴卿浣面前。
“臣接旨。”
裴卿浣声音清润,如微风徐来。
“国家施仁,养民为首。朕闻江南遭此天祸,虽远于千里之外,但心甚忧痛。幸而尚书府嫡子梁景承德惠广济,慈爱布施,能捐金谷,赈济充荒助皇恩于沾足之外,裕饥民于转散之中,大义可嘉,潜德宜表。朕令帝师裴卿浣携旨,择日面圣再加以重赏!”
宣读完毕,裴卿浣将圣旨安放于梁景承掌心。
“臣梁景承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梁景承的声音之后江南百姓的声音如浪,一重高过一重。
得民心者得天下,女帝听见此事又大大赞赏了梁景承一番,连梁父都跟着沾光。
……
“怎会是裴帝师亲自前来,京城事务……”
梁景承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裴卿浣的目光打断,她的眸光实在太温柔。
原来向来凛如霜雪的帝师大人温柔之时是这种模样。
如春风细雨,万物复苏。
裴卿浣看他的眼神实在算不上清白,身经百战如梁景承在这样的目光下也红了脸。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裴卿浣低声。
这句话是对眼前的梁景承说的,又何尝不是穿过重重时光,对上一世的梁景承说的呢?
裴卿浣回京后的每个夜里都回去那个梦境。
原来裴卿浣和梁景承的初见,比梁景承以为的还要更早。
不是竹林,而在更早之前。
那时的梁景承才十四岁,只是一个平凡得再不能平凡的雨天。
梁景承在荷塘间划舟,应该是那位叫瑶环的丫鬟在劝他早些回去,莫要淋雨。
他却折下一支含苞待放的荷花,他念。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没有鸥鹭,一朵接着一朵的荷叶后,只有为国事烦忧的裴卿浣。
裴卿浣那时还充满戾气,被人扰了很不耐地向他望了一眼。
谁知梁景承笑嘻嘻地向她抛去一支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