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一句“你待她就不过尔尔”已经冲到了嘴边,看着他苍白面孔上病态的红晕,只得又悻悻地闭了嘴,嘁地白了他一眼。
静书进来一碗汤药,王微之推开了默棋递上来的一盏林檎矪,只将一大碗黑黄的药汁一口饮尽。
苦涩的余味后知后觉地在口腔中铺陈开来,呼吸间溢了满室。
他皱着眉咳了一阵,之后用白绢帕掩了掩嘴角,“你阿姐她……在那边可还好?吃住都还习惯么,有没有思念家人?”
谢候看着他叹气,点头道:“都好。”
王微之用训诂的功夫琢磨这句“都好”,蓦地抿了抿唇,旧话重提道:“三月之期已近,我要去京口接她。”
“你疯了!”谢候重重撂下杯盏,乌木案与琉璃相叩,发出惊堂定案之音,“那话分明就是权宜之计,我阿父从来就没当真过!”
“那又如何?”王微之手握空拳又咳了一阵,面上的笑有些虚浮,“只要她当真了,我便当真。”
“表兄!”谢候加重了语气,试图将他从惘思中唤醒,“婚姻大事岂能儿戏?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我阿姐、阿泠表姐何以双双下嫁北府,这其中的缘故难道你不明白么?你若以一己之私坏了我阿姐的婚事,别说我阿父,就是舅父也容不得你!”
“几日不见,冬郎竟也会与我讲大道理了!”王微之轻笑出声,眸中划过一丝轻蔑,随即声音又快又急地驳斥道:
“少在我面前说这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王微之还不必要三十九郎教我!别管什么缘故,我只问你,你怎么忍心看你阿姐明珠暗投、委身那寒伧武夫,往后日日陷于泥淖,一生不得解脱?何氏大母和王家大父的覆辙,难道还要让你阿姐再走一回么!”
“那阿泠表姐呢?你有功夫操心我阿姐,不如操心操心阿泠和冯毅!”
“阿泠不一样!”王微之深吸了一口气,“冬郎,冯毅也不一样。”
阿泠性子如水,随形就势,到何处都能过得很好。至于冯毅,王微之虽瞧不上这个妹婿,可冯毅相较于李勖到底还算是个心存风雅、仰慕斯文之人,他愿意听命于岳家,阿泠又对他生了情愫、怀了他的孩儿,做兄长的还能说什么。
阿纨却不同,她那娇憨蛮纵的性情正如刚玉,晶莹剔透却又宁折不弯,绝不会与人低头、服软,这样的性情,如何能忍受得了北府武夫的磋磨,即便那武夫一时为美色所迷,能容忍她一时,也容忍不得她一世。
更何况,阿纨想必也是不在乎那武夫如何的,单单是与那样粗俗浊臭之人为伴就已经令她煎熬之至了。
王微之想到此处不由如油煎火烤,简直一刻也等不下去了,眸光灼灼道:“我能将她接回来,自然能护她一世周全,这世道再如何浑浊,我给她撑起一方河清海晏就是!”
谢候不由用一种怜悯的眼神望着他,摇头道:“九郎,李存之并非如你想的那般,我阿姐也很喜欢他。”
中秋这日正逢休沐,又赶上李勉的生辰,是以李家一早便置备起来,里外忙活得如同腊日一般热闹。赵氏宰了一只肥鸡,又到集市上买了两尾活蹦乱跳的大鲤鱼,荆氏心里高兴,也挽了袖子到厨下,预备给她的三郎做那道他最爱吃的秋菇烩菘。
原本只有士族才有中秋这日赏月共饮的习惯,因了这桩巧合,一家人倒也有了围聚夜话的机会。
上次荆姨母来闹了那么一场,东院西院始终不尴不尬的,四娘总想过东院来寻阿嫂说话,每每被荆氏喝止,心中自是难受。
终于等到这一日,四娘一大早便跑到东院告知阿嫂,要她晚间过来一道用饭,荆氏见了也没说什么,只教赵氏多泡些豆,晚上多煮些豆粥。
午后,阿筠带着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过到西院。
院中已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