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想到此处,忙将舆图卷好,将余下可能派上用场的文牒胡乱一收,通通塞入大袖之中,趁乱逃出门去。

待到李勖发觉时,何新已经跑出荆州界,滴水入海般,找不到踪迹了。属下回报,据沿途目击者的口述,何新和杨期逃跑的方向均是燕地。

除了这两人之外,这件事还留下另外一条割不断的尾巴。

被李勖连根尽除的群胡做出了最后的报复谢氏当年勾结鲜卑细作之事,被她们添油加醋地编为童谣,词文直指韶音父女,已经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唱开,想要遮掩也是无力回天了

第115章 第 115 章

韶音近来不大痛快。

谢太傅招呼都不打一个, 径自命人杀了蒜子,待到韶音知晓时,那胡女的尸身已经凉透了。

“为父是为你的安危着想”, 谢太傅理由充分, “至于你郎君那里, 更不必担忧,向来只有小鬼怕阎王,哪有阎王畏小鬼?为父已将胡人离不得的药方交给了他, 他自会善加利用。况且江陵路远, 音书来回最快也要半月之久, 等到这边的消息传过去, 荆州之乱早平,我儿勿要多思。”

至于谢太傅怎么审的蒜子、除了药方外还审出了什么,韶音一概不知, 只被告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舅父高陵侯勾结胡人, 谋逆不成,畏罪自尽。

为全亲族之义,保子孙声名,谢太傅没有张扬此事,对外只说高陵侯是被胡人刺杀身亡, 同时表奏朝廷,为王珏定谥“忠烈”, 上请由王微之袭爵。

王微之坚拒, 连黄门侍郎这一闲散清华职位一并辞去, 由是高陵侯的爵位便由十二郎耀之承袭。

阿泠还是不肯回来, 当初李勖命卢锋将她和孩子接回会稽,被她一口拒绝, 这次也没有回来奔父丧,只托人给韶音递了信,嘱咐她一些孕中禁忌事,又说自己如今一切都好,属文作画,养育孩儿,清静安乐。

尘埃落定,韶音的心也荒了一片,年少时欢声笑语的那片芳草地,终于还是成了荒凉不毛的戈壁。

她的琴还是舅父手把手教的,王微之欺负人时,常常是舅父为她出气。

纵然时过境迁,纵然事出有因,纵然早已面目前非、你死我活,可是死亡仍旧意义非凡。

死亡无可挽回,至亲之死在她与阿泠、九郎和十二郎之间划下了一道不能逾越的天堑,从此便是相见争如不见。阿泠不回来也好。

四月底,荆州大定,约定之期已至。韶音按照李勖信中所嘱,将迁都江陵一事告知谢太傅。

谢太傅果然震惊,旋即断然否决:“万万不可,想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