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1 / 2)

“只不过每个大夫擅长和喜用的药材不尽相同,这就好比一辆马车陷在泥地里,在前头拉跟在后面推的道理一样,看似不同,实则都是对症的,而薛御医方子的药理和剂量,以老臣行医五十载之经验来看,亦无不妥之处。”

“熟知皇后近一年的诊疗记录后,老臣去了一趟桂月宫,单是‘望闻问切’的第一步,老臣便察觉出了皇后娘娘凤体欠安。”

“皇后娘娘真凤之躯,老臣还记得在今年的上元节的宫宴中,皇后仍是天庭饱满,两颊有光,可半个月前老臣远远望了一眼,却见其面色灰暗,无光泽,两颊生斑,显得疲劳、憔悴。近看,则是眼睛亦有发黄之症状,而面部与颈部交接处,甚至隐隐有蜘蛛痣浮现。”

说到这里,余成德语气变得略显虚浮,两只眼睛不再直视前方,像是被忧虑重压了一下,低垂着看向下方。

一直闭目养神,安坐于紫檀木圈椅中的皇帝听到这里,也微睁开眼,交叠在腹上的两手拇指立起来,在空中快速打圈缠绕。

萧野两手搭在双膝上,认真听着,“余御医,您的意思是?”

“此乃中毒之症。”余成德斩钉截铁道,“只不过,这种毒很稀奇。”

余成德不知该作何解,行医近五十年,他从未遇见过这样的毒。

他解释道:“薛御医的问诊记录没有问题,老臣看诊后,也问过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和身边的宫人都表示,这些病征是在一个月前开始陆续出现的。可老臣也发现了其中的蹊跷,皇后体内的奇毒并非一日而就,而是日积月累,而毒素在躯体中蛰伏该有半年至一年之久。”

“而此毒隐秘而霸道,在潜伏期丝毫没有表征,却在积累了一定的量后,忽然爆发。有句话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皇后娘娘所中之毒,也可以倒过来说,毒来如埋丝,毒发如山倒。大约便是这个道理。”

南书房中有一瞬的沉默。

花芜这才明白为何见人便笑的人精曹德行,此番为何要端得这般凝肃。

曹德行的一言一行、所有表现,都是在衬托皇帝的心情。

可如今的大渝帝后,并没有那般和美恩爱,皇后疑似被人下毒,皇帝为何会愁成这副模样?

“可知毒是怎么下的?”萧野问。

花芜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是这样!

有人对皇后下毒,而这一切就发生在大渝宫中。

皇后是太子嫡母,背后又有整个谭家军撑腰,在深宫之中,尚有势力,都说虎死不煞威,何况谭皇后还是一只活凤。

在桂月宫中尚且中招,皇帝又怎会心安?

看来这大渝皇宫,并不足够牢固可靠。

这才是皇帝真正担心的问题。

今日有人对皇后下毒,那么明日呢,会不会有人把手伸到了乾清宫里来?

“暂时查了尚食局的饮食,还有太医院开过的方子,这二者都没问题。”余成德道。

这便是他暗中调查半个月的结果。

可也只有尚食局和太医院,是他力所能及的领域。

其余的,就该由玉翎卫接手了。

萧野抬眼,看向一直沉默的皇帝,“大家,此时若去桂月宫,是否……?”

是否于理不合?

皇帝依旧半躺靠在椅背上,闻言深吸了一口气,鼻翼和额头用力往外扩,拉长了五官,“走吧。”

第111章 金炉添香

乾清宫到桂月宫的距离并不远。

可这一路走来,却显得格外清冷。

这条寂静的宫道在月光下泛着一片厚厚的积层,是温润浑厚的暗光,而非日日打磨的滑光。

萧野和花芜是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