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人哪里见过这么大额的喝茶钱,再一看马车上确实挂了白,也没有多想就放行了。

富商那边不过盏茶功夫,就有人回禀:“老爷,杜家人去楼空,有人看到,城门将开时,杜家驶出四辆马车出城去了,我到了城门口去打听,守城的人说是杜家去奔丧去了,另外,杜家祖宅着火了,伙食最大的地方是仓房。”

“坏了,杜家真的跑了,四代人传下来的医馆都不要了?他杜家世居在此,为谁奔丧会举家前去,绝无可能,只能是找理由遁逃了,库房着火,看来是把没能带走的草药粮食都烧了,城中果真有异。”

“快,命人去车马房把马车全都赶到二门处,再去后院把夫人小姐少爷都喊到前院,让他们只许带贵重物品和金银细软,其他一律不要,立刻去。”

本来是带着家小回来给祖宗祭扫的,却没想到,这次祖宅都保不住了。

“是,老爷。”

收到杜仲信件的几家人全都立时收拾行囊,准备跑路,此时不管这事是真是假,他们都不愿意冒险留下,不管会损失多少银钱,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身家性命。

“来福,留下几个身手好的护院,等我们一出城门,就把粮仓,库房点了,再让他们趁乱离开追上我们,事成之后,一人一百两黄金。”

“是,家主。”来福浑身一震,却没敢犹豫立马出去办事。

“不孝子请祖宗勿怪,实在是没有办法,与其被蛮夷人强占祖宅,不如毁了他,待他日朝廷夺回县城,不孝子定带子孙重回族地,重建祖宅。”刘老爷掩面落泪,刘家百年的祖宅,就要毁在他手里了。

其余几家虽然心里不舍,但是都纷纷命令人,待他们一走,立马点火。

杜家的四辆马车前脚刚走出城门没有二里路,城内就已经闹了起来。

最有钱的几家驾驶马车带着家丁护卫到城门口的时候,城门处已经戒严了。

“县太爷的命令,城内疑似出现祸乱民心的他国探子,在未经查证清楚之前,任何人不允许离开,违者,将以通敌叛国的罪名羁押。”

二三十人的衙役带着武器守在城门口,其中混合着几个蛮夷人。

坐在马车里的刘家家主从掀开的帘子出看到那几人时,浑身一僵:“竟真的有人叛国了,那几人分明就是蛮夷人。”

车厢里坐着的刘家长子也看过去,他跟着父亲走南闯北,见识不浅,蛮夷人的长相虽然跟他们很像,但是还是能看出不同的。

他脸色一变立刻道:“父亲,为今之计,联合黄家,张家其他几家,强闯过去,他们肯定不可能有大量人马在城内,如今是逃走的最后机会了,咱们拼一把还有可能逃出去。”

父子俩想到一起去了,很快几家人传过信后,一起发难:“他国探子,我看探子就在县太爷的府衙吧,我们管不了别的,想拦我们,那就看那些蛮夷人敢不敢出手吧,护卫听令,杀过去,安全出了城门,一人赏百金。”

其他几家人纷纷下令,上百人一起冲向衙役,身后还跟着乌央乌央的百姓,那些人确实不敢阻拦,也是因为他们并不知情,见他们拼命,心里也有疑惑,都没有阻拦就退到一边去了。

混在里面的蛮夷人见状眼神阴狠却不敢贸然出头。

城门口围着的百姓越来越多,突然有人大喊:“那衙役里就有蛮夷人,他跟我们长得都不一样,快逃,县令也通敌叛国了。”

第六十二章:背黑锅的县令

人潮如海水一般涌来,混在衙役里的蛮夷人慌了,他们想跑,却被人拦着,想动手都抽不开刀,最后竟憋屈的被踩踏而死。

松阳县百姓暴乱,府衙里背了黑锅的县太爷浑身是伤的跟死狗一样被绑在太师椅上,看着通州府吴王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