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湿滑,脏乱,而且,此物可代替黏土建房,水泥防水,防火,使用时间长久,若用水泥加砖块建房造桥,定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水泥的问世无疑是开创了新的时代,萧元启的沉默并不是否定女子不如男子,而是他想到自己的祖母。

回宫后的皇帝去了太庙:“祖母,祖母,我好像懂了你们随心记上的话语,永远不要小看任何人,哪怕对方在你眼里是个蝼蚁,她也有朕不上的地方。”

水泥的问世让皇帝宣布了一项震惊朝野的新政:“女子可参与科举,同男子一样,通过科举入仕,也可通过创造发明进入六部或者当地县衙,府衙三班六房。”

此举引起朝中不少臣工谏言,甚至有人当场死谏:“请皇上收回成名,女子历来就是相夫教子,怎可与男子同朝为官,牝鸡司晨,乃是皇朝将亡的征兆啊。”

第二百一十章:大结局(二合一)

皇帝一立把所有反对的朝臣,贬斥的贬斥,言论过激的直接夺职,更甚者砍头的也有两个,如此决绝的手段让众位大臣不寒而栗。

殊不知皇帝下次决定也是在太庙跪了三次,又请了相国寺空智大师算过三卦自己又深思熟虑半月之久才下定的决心。

要让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做出这样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抉择是难之又难的,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还是太祖皇帝留下的遗书,一封珍藏在勤政殿匾额后面不见天日的遗书。

“萧氏子孙当谨记,不可做皇权的傀儡,若当权者鱼肉百姓,吾留有一支龙卫,自会取他首级,若萧氏子孙不堪为皇储,龙卫可推行贤者上位,儿郎亦或女子都可,只要德行出众,能力出众皆可。”

这一封遗书让萧元启震惊,也知道了太祖对女子的看法,这也是他最终决定推行女子读书,科举,入仕的最主要原因。

内阁首辅也不同意女子科举入仕,这对他们来说没有好处,但皇上很显然已经做了决定,他长叹口气反问道:“皇上此举可曾想过自身。”

萧元启看着这个老大人,他甚至内阁的学士全都是老古板,做学问可以,一旦侵害了他们自身利益,都是只顾自己的。

“阁老想说什么尽管直说,朕赦你无罪。”快七十岁的老头了,就算他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他也会看在他兢兢业业一辈子的份上饶他一回。

张阁老掀开官袍跪了下去:“敢问皇上,开了女子科举入仕的先河,那皇室继承人是否公主也有资格。”

此话一出议政殿上顿时骚动起来:“是啊,皇上,若是允许天下女子科举入仕,那公主是否也能出将入相,甚至登顶那至高之位。”

萧元启早在决定女子入仕时就想到了这件事,因此直接道:“众卿接旨。”

大监拿出皇帝早已拟好的旨意当朝宣读:“即日起,皇子公主皆有继承皇位的资格,有嫡立嫡,无嫡则贤者,所有皇子皇女皆三岁启蒙,五岁入上书房一同学习,皇后所处皇子皇女有优先继承权,但若其资质不佳,择贤者上位,朝堂选官亦是如此。”

当堂下令如同覆水不可收也。

这下朝臣再无话说,只是太子在皇后寝宫中静立不动,皇后也没有开导她,她还有一个女儿,且女儿文武都不弱与其兄,以往因为是公主不能有所建树,如今不一样了。

“母后是否也动了换太子的心。”太子声音沉沉,眼神看着自己母后不知在想些什么。

皇后坐在凤座上看着他:“太子,你要做的是让自己无可指摘,而不是去怀疑其他,再多的阴谋诡计不如你自己强大,对于你妹妹,母后不会限制她的以后。”

太子甩袖走了出去,屏风后公主走了出来看着自己娘:“我准备跟父皇请旨去幽州。”

皇后只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