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禾看着这竹笋又想到一种食材:“那竹林大不大?”
“挺大的,往山上蔓延了好远,我没进去不知道有多大。”林悦看着这笋也抱着咬了一口,嗯,真脆真甜。
“嗯,等我们明天去卖了天麻,我们进竹林去找找看有没有竹荪,这东西价值应该不低,明天去药铺也能提前问问,或者去酒楼问问,要是天麻卖得好,采了竹荪咱们自己吃,补补身体也好。”
李青禾作为中医,对于一些药食同源的药材或者食材了解颇多,中医还有一种治疗手段是食疗,以前她没少给自己老公和闺女煮药膳,她一向信奉,吃药不如食疗,安全养胃。
“竹荪啊,这么大一片竹林应该有的,就是野生的数量稀少,这东西还娇气,时间一长就化了。”
林悦也知道竹荪,口感非常好,后世竹笋都是种植的了,野生太少见了。
一家三口一下午都在忙着,等到了夜幕初临,林三柱已经做好了能堵住出口的水壶和喝水刷牙的杯子,还做了三个竹凳子,这让一家三口吃饭终于不用蹲着吃了。
晚上的饭就简单的清炒了两颗甜笋,煮了红薯米粥,热了两个馒头,甜笋的味道真的很好,只放了一点细盐的清炒笋,味道都非常好。
一家人把一盘子的笋都吃完了都还觉得没吃过瘾,李青禾又把剩下的两颗甜笋都给剥了炒了,就这也都吃完了。
“味道真不错,要是煮汤的话应该会更好,这个笋吃起来一点都不苦涩,还没有一点丝,口感就像是脆山药,但是又有一种清甜,关键是真鲜啊。”
林悦是一个好吃嘴,以前工作之余最喜欢的就是美食,跟老师傅学技艺的时候没少跑当地的苍蝇馆子找地道美食,云城当地的少数民族寨里里的特色美食她也吃过,风味真的特别。
吃饱喝足歇了会后就洗漱睡觉了,这时候没有用任何娱乐活动,又没有电,太阳一下山哪哪都乌漆嘛黑的,想玩都看不到东西。
第二天卯时初,李青禾起来煮了两个白鸡蛋,两个红薯,带着两壶水,就和闺女林悦一起背着几十斤的天麻迎着启明星往双溪镇走去。
第十五章:意料之中的被压价
七八里路,听着是不算远,稍微锻炼的人,跑步还得跑个五公里呢。
但是上林村地处山区,道路都是老百姓自己硬走出来的,一会上坡一会下坡,山路十八弯不外如是。
正常半个时辰能到的路,她们娘俩背着几十斤的东西,硬是走了一个半时辰,就这一路上还是歇了又歇,脚底板都磨得起泡,走到双溪镇的时候已经辰时过半了。
李青禾和林悦都已经两颊通红,汗流满面了。
但是没办法,手里只有分家时的二两银子,根本不够干嘛的,修房子的土坯,稻草都是要花钱的,土灶也不是谁都会建的,也是请人建的,二两银子已经花了三百多文,手里拮据,为了以后的生活只能拼了。
娘俩到了镇上,李青禾打听了几个人知道了镇上只有一家药铺,里面有一个坐诊大夫,名声还算不错。
“悦悦,我先拿个一斤二级货去探探路,你在这等等我。”
林悦把背篓放在一个石头坎坎上,这样省点力气:“行,娘,你去吧。”
李青禾用衣襟兜了几个特意用来探路的小个头天麻,只有七八个,也就一斤左右,径直走到名为广民堂的药铺。
一个伙计模样的小子看到李青禾穿着粗布麻衣,还浑身打满补丁,就知道这人家贫,还尤其的贫,要不然也不会粗布麻衣还打这么多的补丁。
“这位嬢嬢,你是来拿什么药啊?”伙计有些不想接待,这样的人多数都是没钱的,问了也不一定会买。
但是掌柜的不允许撵客,他也不敢说什么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