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富商给外室置办的金屋藏娇的,结果那外室是个聪明的,把这个宅子卖了,另外租了一个二进的院子。”

又怕林悦嫌弃这原是给外室准备的解释了一句:“那外室都没住进来过呢。”

林悦笑了:“我会在乎这些吗?能捡便宜就不错了,这五百两还能讲讲价,我估摸着她应该是着急折现呢。”

林三柱指着纸上那个商铺问:“这个两间的商铺后面院子里有水井没?有后门没有?”

“有的。”盛谦做事很周全,这些院子铺子他都去看过,且都画下了大概的样子,“这个铺子原本是个面馆,前面放着几张桌子和柜台,煮面都在后院的厨房,后院有个水井,开了后门,每日买菜,到泔水都是从后门,很是方便。”

“嗯,那还不错,就是也不便宜。”林三柱看的这个铺子,哪怕只有两间,后面带着两间厢房一个小院子,也要三百两呢,这才多大面积,那二进的房子光房间就有十几间呢,还是新修整过得,这铺子小不说买来还得重新修整,也得花不少钱。

“等吃了饭后,我带你们去看看吧。”

“好,先吃饭。”

没多时饭菜上桌,不说别的,这酒楼的饭菜看着是十分的精美,摆盘好看不说看着就有食欲。

“来到这两年了,还是头一次吃龙虾呢。”林悦看到上汤龙虾眼神都亮了,这个菜哪怕是几十年后也依然是经典啊。

盛谦眼神一闪记住了林悦喜欢的这个龙虾,以后要多弄给她吃。

“你喜欢吃啊,多吃点,一份不够的话等会再点一份。”盛谦帮着林悦盛一份出来,林三柱和李青禾看着满意笑了。

两年时间过去了,这两人也算是有了点进展,看来他们家很快就要多了一个人了。

林悦已经习惯了盛谦吃饭的时候照顾她,这两年,每次盛谦回来都是在她们家吃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饭桌上只要有盛谦在,林悦几乎都不用动筷子就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菜。

这两年,盛谦确实变化很多,说话越来越有大人样子,林悦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要求太过分了,竟然要求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不要幼稚。

一顿饭花了小一两银子,要是放在两年前他们肯定会心疼,如今也算是有点银钱,偶尔这么吃一顿还是能消费的起的。

除了酒楼盛谦就带着林悦一家在城里转,端州府城,因其位处沿海,守着码头,且还有盐场。

端州,永州,湛州三洲比邻而居,大魏建国后在这三座城开设盐场,皇室传下晒盐法制盐,盐价因此大降,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绝佳政策,也是因为皇帝种种举措都是利国利民的,所以才会在建国后迅速的坐稳皇位。

这三城因为盐场,海运在大魏变成了交通要塞,也快速的发展了起来。

除了盐场,海运,海鲜干货,还有这里的水果。

这边地处南边,一年四季温度都较高,日晒时间长,所以这边的水果种类非常丰盛,味道也较北边的甜,海运开通后,水果运往皇城北边也快了许多。

虽然每次运送都要折损许多,但也给北方带去了这边的鲜甜,同时给南方带来了收益。

端州城这几十年间发展迅速,相较城外的泥土路面,城内处处青砖铺设,道路洁净,白日里巡逻的士兵一刻钟就有一班,看着就比在白沙镇的安保系数高多了。

溜着溜着林悦她们就到了盛谦记录的院子这里,林悦她们先是绕着房子看新旧情况来那个,在看看这附近的环境,来往的人。

几处地方都简单看了一下,几人去了牙行,接待的是一位四十余岁的阿婆,看模样是个利索的,见到林悦几人笑呵呵的就迎了上来:“几位是租赁,买卖?住的院子?还是做买卖的铺子?只要您要,我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