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人,只能说是尽力符合他们成长境遇的性格,当然像元狩帝肯定也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他肯定不是个好人。至于出现现在攻不如其他角色鲜明,是我笔力不足情节设计上不够突出,我会尽力后文弥补,不过很久以前写还童时候,有个读者给我建议,让我把攻受都当成是自己想要的男朋友的样子来写,大概,我所希望的男朋友,不是朱元璋和朱棣那样杀人如麻的铁血皇帝吧……总之也请大家稍微体谅下我毕竟有工作有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兼顾网文写作,可能做不到非常细致的设计情节,写作时间保障不够,有些想表达出来的东西没有表现得很好,后文我会再慎重一些的斟酌设计情节的。
至于楚昭没有选择造反的路,稍微解释一下,即使是岳飞手握重兵,不也乖乖束手就缚带着儿子死了吗?百战百胜的战场将军,也不是不惧皇权的,而朱棣,在老子还在的时候,也是根本不敢反的,侄子上位,他还装疯卖傻了很久,还是因为侄子一口气动了好几个藩王,他实在没办法了,才反了,而造反成功后,杀了多少读书人,也没能平息文人之口史书非议。造反这个选择,在古人眼里,真的不是轻轻松松的,特别是回京以后,楚昀让储,在那种局面下,要宫变要反自己的亲生父亲,那是一点大义名分都不占的,不会有人追随的。
其他很多争议我就不解释了,个人理解不一样,有些读者可能更想看到攻受大杀四方,夫夫联手,登上高峰这样的情节,但是作者本来就不擅长朝堂政治啊,如果在这么仓促的时间里写这些情节,很容易写得朝堂政治像村斗,拉低智商,朝堂大臣的群像、后宫与朝廷之间的千丝万缕,这不是随意能写好的,也不是一个网文能承载起来的重量,需要很深厚的历史文学底蕴,现在避重就轻简写了,格局是小了些,我看看后文我再多斟酌下。
大家想看这种的可以去看看二月河和高阳的书……其他就不多解释了以免大家过度解读了,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厚爱和批评。
第六卷 亢龙有悔
第127章 出宫休养
楚昭登基,帝号定了和靖,只待过年后便改元了。元狩帝庙号定了成宗,又拟了十七字的谥号,其余一切登基事宜,都有条不紊地展开。
宫里戒严令没多久便解除了,但登基典礼之后便是过年,虽然还在国丧中,宫宴一切从简,但仍然还是要办的,宫里内侍缺了许多,任命双林为御前总管的旨意很快下了来,双林从潜邸那边挑了些,又在宫里原来的人手上添减一番,紧着日子总算将年底宫宴给办了,一切渐渐上了轨道,而楚昭自登基后,就一直忙得完全连用膳都不能好好用膳,前朝事忙,所幸后宫倒是清净得很,贵人很少,除了仍然病着的洛太后,就只有几位太妃住在,嘉善公主,以及先帝留下来的四皇子封了康王,因为年纪太小,由其生母韵太妃养着,再就是寿哥儿了,另外几名潜邸里的伺候过的宫人,位份低微,不过是寻了个日子迁进宫来,集中住在红菡宫里,因此倒比从前还容易伺候些。
双林在宫里忙碌过一段时间,因着他生病,楚昭并不让他操劳,值夜、御前当差这些一应都免了,大部分事大多是英顺和敬忠、慎事几个人跑着,但双林懒说话、精神不济,时时出神的症状依然越来越明显,夜里睡不好,有时候大半个白天就在软榻上睡了过去,饮食用得也少,因为不当差,更是干脆几乎不出院门,慎事敬忠眼看着不太对,悄悄和柯彦说过几回,柯彦也并不敢瞒,开过几次方看着效果不好,悄悄和英顺说了情况。
楚昭在书房里,正在看吏部呈上来的任免折子,新帝登基,自然要提拔一批自己从前用惯的人,这也是惯例了,而之前成宗杀了一批流了一批,提拔了许多新科进士,这些新官们也都才踏入仕途,还未来得及变得老成世故明哲保身,因此整个朝堂基本都是新血,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