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她自己都算不清楚的糊涂帐,――――按照医生给她的日子往前推,这孩子应该是唐细细生日那晚前后,可,那一两天,――――这不真要了她的命呐!朱可娃不会想!不能想!不敢想! 她哭 ,现在已经是将自己完全置身于一种完全自我疼爱的地步:她哭她的生活一塌胡涂,她哭自己何来要承受如此多舛的命运,她哭为什么就是非要她去经历这些惊惶、重压―――― 哭得那个可怜,哭得那个悲戚,哭得那个哀凄――――周晓宇心疼啊! 这就是“明明身在一起,心却咫尺天涯”的悲哀,你说周晓宇他哪会了解朱可娃这个时候的心思? 他激动万分的抱着他老婆,他以为,怀里的女人同他一样经历着“初为人父人母”的感动与心酸――――,是的,她会比自己多一重心酸,因为自己过去有太多对不起她,所以她才会哭的,如此委屈,如此酸心―――― “可娃,以前都是我不对,我不懂得珍惜你,珍惜我们的家,以后不会了,真的――――,你不知道,刚才我听说我们有了孩子――――可娃,原谅我好不好,我真的想明白了,我的妻子 ,我的孩子,这才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原谅我以前的不懂事,以前的荒唐―――伤害了你――――” 这毕竟不是在演戏,有时候真情的直白非常的朴素,可朴素中蕴藏的情深意切着实能打动人心! 朱可娃听着呢,可,无疑此时的“打动人心”只会更加刺激到她的“自我疼爱”,晚了不是吗,她无福消受不是吗,―――― 朱可娃还在哭,周晓宇就抱着她不住轻拍着她的背的在她耳边轻言慰抚――――,从外人看来,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一对年轻小夫妻共同感动地迎接他们新生的希望―――― 朱可娃的哭声渐渐的小了下去,慢慢的变成抽泣,周晓宇还抱着她轻摇着, 确实朱可娃同志稍微平复了些,当然,这不是周晓宇同志的功劳,完全又是朱可娃同志的自我调节能力开始自我运转了! 哭也有哭累的时候不! 可不,她哭累了,那过度受了刺激的脑子也累了,这就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朱可娃”这号人意义所在:非常要强的人会鄙视她,哧,这么没骨气,啥主见不能坚持下去!非常懦弱的人也会鄙视她,没用就是没用,还骄情地悲愤个啥! 朱可娃同志一边哭,一边在脑子里也着实经历过好几套方案:离婚!流产!甚至离家出走――――――,哦,就这样,她也没想到“死”啊,走绝路真不是她的风格,她万万没那个胆儿!何况――――朱可娃即使如此悲伤,她也打心眼里觉的为这去死――不值的咧――― 其实,打这“不值得”一出来,她那脑瓜子里的“自我修复”功能就开始激活了: 离婚,现在不至于吧。周晓宇觉的孩子是他的多好,也许,这孩子也就是他的,毕竟那段时间,他抱着自己不放手,时间最长――― 离婚,就一切都完了,自己平静的生活――――就算根本不平静,可,面儿上,―――他的家庭,我的家庭,工作单位,朋友圈子―――― 流产:她第一个否定的理由和死一样,怕伤害了自己。朱可娃这样心疼自己的人怎么可能原意把自己置身到任何有可能的损伤中去?这点应该最重要。当然,结合前面否定离婚的理由,这点更不应该成立。 离家出走:这也真就是她一时冲动的想法,你说怎么可能,她多大个人还玩儿这套?朱可娃这个时候想起都有点鄙视自己,真是病急乱投医! 好,其实从第一点“离婚”想清楚了,朱可娃同志的“得过且过”基本原则也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她一边抽泣着一边还在想:哭哭就算了,哭 也是一种发泄,现在哭完了就好好想想怎么顺着过下去吧,如果将来出了什么事儿――――她鼻子又酸了一下,可是实在是哭的太过了,眼泪硬下不来了――――,将来事将来操心吧,我现在哭死了,有用吗――――可娃同志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