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婵心头火起!这帮人,真敢动手!
“好!大娘您做得对!咱们将计就计!”姜婵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第130章药田被毁灭,怒火焚烧!
第二天一早,姜婵就在田边最显眼的地方,当着几个路过的外门杂役的面,开始“配药”。
她找了几种味道特别冲、长得还有点像苦艾的杂草,一股脑塞进石臼里,抡起石杵哐哐哐一顿猛砸!
绿色的草汁溅得到处都是,散发出一股难以形容的、又酸又涩又臭的怪味儿,比原先的苦艾硫磺水更冲鼻子!
“哎哟,白师妹,你这又捣鼓啥呢?味儿这么大!”一个路过的杂役捏着鼻子问。
“没啥!刚琢磨的点驱虫新方子!”姜婵故意大声说,手上的劲儿更大了,“试试管不管用!熏死那些不长眼的虫子!”
她把这黏糊糊、味道刺鼻的“假农药”装进木桶里,又故意在傍晚时分,拎到这桶“假药水”,在田边靠近林子的地方,象征性地往几棵草上泼了点。那股浓烈的怪味儿,顺着风能飘出老远。
李小猴蹲在林子边上看得清楚:“嘿!师妹你这招高!林婉清那个跟班,就躲在后头树丛里看呢!捂着鼻子,脸都皱成一团了!”
姜婵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她们以为这就是“秘方”,又臭又没用!
另一边,她把真正用来防治铁甲虫的含硫矿石粉,小心翼翼地收好。那几株精心优选出来、留作种子的健壮母株,也被她偷偷移栽到了药田最偏僻、最不起眼的一块地方,还用杂草做了伪装。记录产量数据的竹片本子,更是被她藏在了窝棚顶上的茅草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
凝露草进入了最关键的生长后期。
姜婵田里的景象,几乎成了整个丙区杂役田的奇观!
那一株株凝露草,根茎粗壮得像小树苗,深绿色的叶片又厚又大,边缘还带着点油亮的蜡质。
最惊人的是叶片背面凝结的露珠,不再是以前那种小米粒似的、稀稀拉拉的小水珠,而是一颗颗饱满浑圆、黄豆大小、晶莹剔透的“大珍珠”!
密密麻麻地挂在叶脉上,沉甸甸地把叶子都压弯了腰!阳光一照,整片田里都像是洒满了细碎的银珠子,晃得人眼晕。
王老七、李小猴、赵大娘的田里虽然比不上姜婵,但比起往年也好太多了!
秆子粗了,叶子多了,露珠也密实了不少。三个人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干活更有劲儿了,时不时就凑到姜婵田边,看着那丰收在望的景象,眼里全是光。
“白师妹!成了!真成了!”李小猴激动得直搓手。
“这……这产量,怕是要吓死周扒皮!”王老七咧着嘴傻笑。
赵大娘没说话,只是用力拍了拍姜婵的肩膀,眼睛里全是欣慰和感激。
姜婵心里也像揣了个小火炉,暖烘烘的。她开始整理考核用的东西。找了几块相对平滑的竹片,把几个月来的记录仔细誊抄:哪天堆的肥,用了什么料,翻了几次;哪天喷的药,针对什么虫;哪几株是优选的母株,长势如何;哪天浇的水……
还有最重要的每天观察到的植株高度、叶片数量、露珠密度变化……一笔一划,记得清清楚楚。
同时,她把系统给的那套《基础农学知识库》里,最适合这个世界、最适合凝露草的部分,结合自己这几个月的实践经验,仔仔细细梳理出来。
用最直白、最简单的大白话,把堆肥怎么做、怎么选好种子、几种常见虫子怎么用土法子对付,都写了下来。这是她准备传给王老七他们的《白氏高效灵植培植法》。
考核前一天傍晚。
姜婵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片曾经让她绝望的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