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掌印段思齐躬身捧着一个卷轴入殿,他没看跪在殿中的温鸿一眼,而是直接转去了黄纱后,将卷轴交给永昭帝。

永昭帝看后,面无表情地,让段思齐拿去也给温鸿瞧瞧。

温鸿瞧了,那是江南百姓的联名请愿书。

温鸿知道,在朝会时,永昭帝就已经开始有所倾向了,这请愿书一出,元馥是真的不必死了。

“陛下,汪寺正回京了,正候在瑶光殿。”

黄英硬着头皮进来禀报。

永昭帝吩咐道:“让他直接过来这吧。”

汪文华是以正六品的大理寺寺正下江南查抄王家的,他回京带来的金银财物,填补了国库和永昭帝的私库。

永昭帝看着他的述职文书和查抄清单,心情大好。

“你起来吧。”

汪文华顺从站起,又听黄纱后的永昭帝笑斥:“你这年轻后辈,都不晓得扶一把阁老的吗?”

汪文华忙去搀温鸿。

“谢陛下。”

温鸿年纪大,跪久了腿麻,颤巍巍站起。

“内阁拟旨,擢升汪文华为正四品大理寺左少卿。”

汪文华也越级擢升了。他又惊又喜,急忙跪下谢恩。

待二人走后,永昭帝终觉神清气爽,能安心打坐了。

但是,温鸿心情比这好似即将下雪的天还阴沉。汪文华扶他坐上轿子,便听他冷声道:“让你父亲来见老夫。”

温府云梦轩里,温鸿气得摔盏,怒斥汪全。

“你这通政司使怎么当的?江南的联名请愿书怎么直接送到了御前?”

面对义父的暴怒,汪全两眼懵逼,他都不知发生了何事。汪文华低声跟他解释了,他才恍然,继而一脸冤枉。

“义父,儿子在通政司一刻不敢懈怠,这请愿书儿子是真的不知啊!”

温鸿蹙眉:“你当真不知?”

“当真不知!”

“祖父。”汪文华道,“小子以为,请愿书应当没有经通政司。与小子前后脚抵达燕都的,还有织造局的小太监。”

汪全反应过来,忙道:“织造局归属内廷,他们的文书都是直接送入司礼监的。”

温鸿听得眼眸沉了沉。

他看过江南递来的信件,布政使孙彦和按察副使汪恒都提到过一个人织造局的萧青阑。

萧青阑的背后……

温鸿想到了那个同他一般年纪的司礼监掌印段思齐。他与这人打了几十年交道,这人低调谨慎,很得陛下信任。

江南那边都说萧青阑的背后是真宁公主,那有没有可能,他身后还有个段思齐呢?

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想动司礼监的。内阁掌票拟,司礼监掌批红,这个平衡不能破。至少目前不能。

至于那真宁公主

温鸿面上冷意更甚。

汪文华初到大理寺上值的第一日,听说元馥要见他。他下到牢狱之中,狱卒引他到关押元馥的牢房前。

牢房昏暗,只在最上边开了一扇窗。元馥便借着窗口透进来的微弱光线,提笔在桌上写字。

汪文华心里其实是清楚的。如果元馥没有在江南闹出这样大的阵仗,待他回京,必有高升。那是轮不到自己去平衡容谙的。

祖父会夸他捉刀代笔写的青词好,却更看重拒婚的探花郎。陛下也是,更喜欢容谙与元馥。

他差在哪了呢?

容貌确实比不过,但也周正不丑吧。年纪大?男子三十而立,不是正当好年华吗?

汪文华摇头,甩掉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你在作诗吗?”

他往前靠了靠,视线落在满牢房凌乱的纸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