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书砚推了推竹耳,同样发来谴责:“就是,承安你若是早些告诉我们,我们也不必在公厨啃胡饼了。“

谢宵笑而不语,想起那日清晨,自己在马车上看到的,那位崔娘子为他做饼子时的专注神情。

他不懂自己为何会如此想念。

第23章 菌菇素面 汤鲜面滑

崔时钰正在院里拾掇菌子。

今日营业额颇高,竟足足有四百多文,可把她高兴坏了,傍晚采购时特意从蔡记菜蔬铺子买了些菌子,除了常见的木耳草菇,还买了松菌和羊肚菌。

此时菌菇已登上唐人们的餐桌,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很喜欢,还有诗人曾云:“成福僧留不拟归,猕猴菌嫩豆苗肌。”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羊肚菌和松菌都不是常见的菌子,价格不菲,若非伞盖有些蔫巴而因此打了折,崔时钰未必会舍得买银钱尚未赚够,小崔仍需努力。

虽然菌子伞盖有些皱皱巴巴不太美观,但味道并不受很大影响,趁两个妹妹和隔壁娇娇出门玩耍,崔时钰将买来的菌子分成两批,一批等着做待会儿要吃的菌菇面,另一批则用猪油炸成了菌油渣。

炸好的菌油渣香气浓郁,被封进罐子也依然香飘十里,没过多久阿锦阿宁俩人便闻着香味儿回来了。

满鼻子都是香浓的菌香油香,阿宁幸福得快要晕过去,阿锦则把这味道记在心里,蹲在石凳旁边,眼巴巴瞧着崔时钰徒手把菌子撕成略粗的菌丝。

她好奇发问:“阿姊,这蕈子真能比肉还香?”

没想到阿锦竟真把自己当初随口一说的烹饪经记在心里,崔时钰微微挑眉,思索起该如何给妹妹解释。

作为厨师,她学习过专业课程,自然知晓其中原理,菌菇里含有丰富的天然鲜味成分,在高温烹饪过程中会产生独特的类似烤肉的焦香,即美拉德反应,也就是阿锦方才提到的“蕈子比肉还香”了。

可是这些东西要怎么告诉她这个异朝异代的妹妹呢?

好在这时,一旁的阿宁蹦蹦跳跳地跑来解了惑:“是不是因为蕈子厚厚的,吃起来很像肉呀?”

阿锦看她片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有道理。”说完还不忘打趣妹妹“一沾吃食便聪明起来了”。

阿宁闻言哼了一声,骄傲叉腰:“我不沾吃食也很聪明!”

这倒是真的,小姑娘真没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