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婠仔细瞧着她,一年没见,如今已经快十七岁的凤清歌,长开了一些,人也瘦了不少,但比起当初的灵动纯澈,更多了几分神采奕奕的精气神。
姜婠伸手给她道:“你给我把脉看看。”
凤清歌也不拒绝,立刻一手托着她的手,一手把脉,看着有模有样的。
不过片刻,她笑着说了一些姜婠的脉象和身体情况,都和早前凤九诊脉说的差不多。
确实是有两下子。
聊了些家里的情况后,凤清歌提起一事儿,“对了婠姐姐,听说你在雍国境内,弄了个济孤院?现在还规模挺大?”
姜婠颔首:“嗯,请朝廷出面筹办的,遍布大雍,所以规模是挺大。”
凤清歌问:“那你觉得,能不能也在大燕开办这样的地方?”
姜婠忙道:“当然可以,其实我也有这个意思,只是还没来得及跟阿娘说,怎么,你打算做这个事情?”
凤清歌兴冲冲道:“不只是我,我娘和大姐姐也想做这个事情,二婶她们也有兴趣,还有上京好些女眷,得知此事,也有意,毕竟就算不为救济苦难,博个美名也是好事,但是现在大燕初立,现在还不好弄这个事情。”
姜婠颔首,“是还不好弄这个事情,那就等等吧,等大燕真正稳定了再说,若是做得好此事,对大燕俘获民心,是十分有利的。”
凤清歌道:“确实是这样,所以这件事该怎么做,我还想好好请教婠姐姐你,毕竟你有经验了。”
姜婠笑道:“好,你想问什么都可以,正好我接下来到生之前,都会比较闲。”
待过了三日后的祭天和大宴,她就没什么事情要忙活的,孩子们有人搭理,她只需要陪着凤重华,好好养胎待产就好。
而凤重华忙于政务,也鲜有时间与她在一处。
因为已经是晚上了,凤清歌没待多久就走了。
这一晚,姜婠和凤重华一起就寝的,两个孩子被凤清泰和凤清歌一人分一个去稀罕了,用不着姜婠操心。
翌日姜婠醒来,凤重华已经早早去上朝理政。
姜婠吃了早膳,便出去溜达消食了。
本来每日上午,凤九是要给她看脉的,之前北上的一路上,上午都得看脉记录,不过凤九南下快两个月才回来,只怕在忙,她反正也要消食,索性自己去药庐那边找凤九看脉。
正好看看凤清歌学医。
溜达了一圈,到了凤家的药庐。
凤家原先就有这么个药庐,只是以前好像规模没有现在大,以前只是一个寻常府中的药房,由府医坐镇,负责凤家上下的健康,尤其是当时凤老太太的。
如今扩大规模,搞得跟太医院似的。
除了原先的府医,还有凤九和几个医术厉害的医官,以及两个不知何来的大夫。
姜婠突然到来,药庐里的人都十分意外,不管见过没见过她的,都知道她的身份,纷纷停下手中忙碌的活计,恭敬行礼。
“拜见燕华公主殿下。”
凤清歌也眼睛一亮,放下手里的东西起身跑来。
“婠姐姐,你怎么来这里了?”
446:钻研解药?谁中毒了?
姜婠对那些行礼的人道了一声平身,才跟凤清歌道:“溜达一下消食,顺便过来找凤九看脉,我日日都要让凤九看脉的。”
说着扫了一圈,“怎么不见凤九?她不在?”
凤清歌好笑道:“师父去找你看脉了,刚去不久,你们没遇上么?”
姜婠恍然笑道:“那应该是走了不同的路,我是溜达了一圈才来这里的。”
她侧头吩咐凤十二:“你去,让凤九回来这里,就说我在这里等她了。”